藝術中國

中國網

“生成!井上有一”特別展

“生成!井上有一”特別展

時間:   2015-09-21 17:20:09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出品人:白 茜、張 建

學術顧問:海上雅臣(日)、李建華

策展人:秦 博

展覽助理:艾真真、高 靜

展覽時間:2015年9月20日-10月11日

開幕時間:2015年9月20日 上午10:00

展覽地點:西安美術館3號展廳

主辦單位:西安美術館

協辦單位:UNAC TOKYO、浙江三尚當代藝術館、河北教育出版社/頌雅風傳媒

宣傳海報
 

展覽簡介

“生成!井上有一”特別展由秦博策劃,海上雅臣(日)與李建華共同擔任本次展覽的學術顧問。本次展覽是西北地區第一次日本現代主義書法作品展,展覽將以作品、文獻相結合的方式,為觀眾呈現出書法大師井上有一的二十七幅不同時期的作品,作品跨度達二十七年。

 

孝 161cm x 97cm
花 122.5cm x 146.5cm

展覽前言:

井上有一:與書寫無關的告白

文:秦博

井上有一(1916-1985)在不同的評價體系中有著不同的身份,他被西方藝術史學家稱為東方抽象表現主義的先驅;在東方文化中我們通常把他定義為前衛書道的代表。

日本傳奇作家太宰治在他的自傳體小説《人間失格》(1948年發表)中寫道:“我也要畫,畫那種妖怪的畫像,畫那種地獄之馬。”正如主人公葉藏的告白一樣,以“水泥文化”為代表的西方現代性使“東方洋才”一詞成為了那個時期新士族的理想身份。然而對藝術家而言,西方觀念與東方現實所造成的錯位擊垮了傳統藝術家的宗室情結、士大夫情結。最終,兩次世界大戰使古老的亞洲文明迅速進化——即革命(revolution)到進化(evolution),戰爭剷除了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切障礙,同樣,作為造型的技藝“藝術“開始走下神壇。在這之後”藝術“成為後殖民文化中的第一個全球化産物,走向場域。

 

窠 123cm × 91.5cm
乃 122.5cm x 182.4cm
 

在中國,書即書法,是幼功與修煉的體現;寫即作文,是文脈與經驗的安排。書法有規則和法則,因為書寫有規範,漢字才有自己的形。王羲之、蘇東坡、米芾都遵循著規則,追究法則。漢字發展循著這個規則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日本也學習這個歷史,但日本和中國不一樣,實際上這種區別從唐代日本文字的發源初就不一樣了。在假名沒有發明以前,日本只有語言——即音響印象,沒有文字。隋唐時期漢字傳入後,日本一直使用漢字處理國事,並通過漢字引進中國文化。至八世紀中葉,日本開始用漢字楷書的偏字,造成片假名,又用漢字草書的偏旁造為平假名。當時稱漢字為男文字,而稱假名為女文字。在平安時代,日本的女子文學很發達。從鐮倉時代開始,日本進入了武士時代,這些武士崇尚禪宗,禪宗的教義不是師傅具體叫你這樣做或者那樣做,而是需要自己去磨練去開悟,表現在書法上也是如此,不需要循規蹈矩,各種自由的寫法都可以,那時書法叫做“墨跡”。由於日本又追崇道教,主張書法道法自然,滲透到日本的本土文化中去,於是又成為了“書道”。

自然科學的發展使西方繪畫不在關注空間表現的能力,時間成為了他們的挑戰。印象派通過光色規律、未來派通過運動軌跡、立體主義通過解構對象……在後工業化時代,西方藝術團體為自己的“時間”代言。然而書法卻天然地擁有著駕馭時間的能力。

愛 108cm x 109.4cm
鳥 219.7cm x 145.5cm

書寫(Writing)在西方經驗中有著與東方截然不同含義,《書寫的歷史》開篇即寫到“書寫(Writing)是在人類無法用語言直接傳遞的資訊、記錄資訊時誕生的。“然而這種傳統的概念被後結構主義者所懷疑,認為書寫(Writing)中的具體形象,遠比語音重要,且更靠近內心。在井上有一的畫面中我們並沒有看到雋永的文字,反而是不確定性的圖像佔據了觀看者的視野,他主動切斷彼此的觀看關係,而這些情緒化、個人化的圖像使井上有一的作品被納入羅伯特•寇特茲關於抽象表現主義的框架中。

經濟成長 62cm x 109cm
南無地獄極樂大菩薩

在理論學家的苦心經營下,藝術品具有了多種解讀的方式,後結構主義者們在聲討“聖言在場”的同時提出自我書寫轉向他者書寫。正如古典藝術轉向現代藝術一樣,井上有一的作品書寫著現實生活遭遇悲喜——即形象與心境的指代關係。他的一生處在不斷變化的思考中,在否定與肯定的迴圈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想達到的“前衛“——即文字與書寫的關係,而這種無奈、懷疑、放棄、回歸的心境都如實的呈現在他的作品之上,最終他所呈現出的書寫(Writing)已經與書寫本身發生了偏離。終其一生,他都在試圖擺脫書寫,而這種表白都就在他的作品之上。

滑床山的熊(宮沢賢治童話) 47cm x 94cm 碳棒書
滑床山的熊-2(宮沢賢治童話) 47cm x 94cm 碳棒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