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連結:國際當代藝術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9-29 11:22:37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14年9月29日—10月29日

開幕時間:2014年9月29日下午3:30

展覽地點:北京當代藝術館

學術委員會:秦風、戴志康、馬琳娜·唐納修

策 展 人:粟多壯、格楚·艾希利曼

策展助理:吳升知、陸曼妮

主辦單位:北京當代藝術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瑞士聖烏爾班當代藝術博物館

協辦單位:北京文創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藝 術 家:安德生、陳淩傑、古麗•斯坦、韓中人、黑陽、黃箏、姜衡、井士劍、李佔洋、李天、李一星、梁浩、梁言康、劉艷麗、羅超瓊、孟祿丁、龐永傑、邱良、史金淞+頂光工作室、萬億、吳霜、徐傑、張渡、趙浥、周艷峰、智欣欣、趙龍、漢斯•艾希裏曼(瑞士)、布魯斯•比斯利(美國)、邁克爾·唐斯(澳大利亞)、麗金(印度)、喬恩• 伊舍伍德(英國)、多麗絲•庫尓特(瑞士)、娜奧米•克萊梅(美國)、拉爾方索(瑞士)、肯尼斯•斯耐爾森(美國)

“關鍵連結”國際當代藝術展將作為2014年宋莊藝術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于9月29日開幕。

“關鍵連結”由粟多壯、格楚·艾希裏曼策劃,北京當代藝術館、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瑞士聖·烏爾班當代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是在“共振計劃:走向世界的中國當代藝術”框架下一次全新的實踐。展覽涵蓋繪畫、攝影、雕塑、裝置和影像等多種藝術形式,參展群體不僅包括已經被廣泛認可的成熟藝術家,也包含剛剛嶄露頭腳的新生代藝術家,更邀請了一些知名的外國藝術家。在不同代際的藝術家之間,不同的國籍與地區之間,作品的不同形式與語言之間,形成了千絲萬縷的聯繫與互補。

所謂“連結”,有三個重要指向:

一、參展群體:“關鍵連結”除了邀請少量語言風格已經臻于成熟的藝術家外,其餘參展者大都是嶄露頭角的新生代藝術家。無論是思想狀態還是創作路徑,他們都具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個性。這些“新鮮人”在中國藝術生態鏈條中雖然處在相對底層的位置,卻是當代藝術保持時代活力的關鍵元素。在此“共振”平臺展示不同年齡階段藝術家的創作風貌,乃“連結”要義之一。

二、 藝術形式: “關鍵連結”涵蓋了當下流行的多種藝術式樣,形式更為多元。從這個意義上説,“關鍵連結”作為“共振計劃”的重要部分,從不同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之間架構聯繫和互補,呈現了中國當代藝術在當下發展中的豐富肌理。 此為“連結”要義之二。

三、 場域:按布迪厄的定義,“場域”是位置間客觀關係的一個網路或一個形構,是充滿內在張力的、生機勃勃的、飽含潛力的存在。這些場域多種多樣,如美學場域、法律場域、宗教場域、政治場域、文化場域、教育場域等。從北京到盧塞恩,叢中國到西方,在場或離場,“關鍵連結”的參展藝術家通過其作品對於各種場域進行大跨度連接,此為“連結”要義之三。 

作為“共振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關鍵連結”的策劃宗旨是以當代藝術為載體,力圖呈現與中國當下狀態緊密相關的不同切面。觀眾可以由此通道,嘗試感知、把握急劇變化的中國當代藝術思潮的大致脈絡。展覽共將展出國內外33位中青年藝術家的60余件作品。

1  2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