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喆:維尼塔斯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7-21 23:04:52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朱喆:維尼塔斯

展覽時間:2014年7月26日–2014年8月20日

開幕酒會:2014年7月26日,星期六,3-6:30pm

展覽地址: 後苑,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北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東郊分院南側

聯繫電話:010-51240408

開放時間:每天11am-9:30pm

否畫廊和後苑將於2014年7月26日至8月20日在北京聯合舉辦新展《朱喆:維尼塔斯》,並於7月26日3-6:30pm舉行開幕酒會。這是現居紐約的攝影師朱喆的首次個展。展出的八幅作品以荷蘭古典靜物油畫派維尼塔斯(Vanitas)為題,是對油畫和攝影邊界的探討,也是自己生命和時間含義的探索。

朱喆的維尼塔斯系列開始於2012年,得名于16、17世紀荷蘭靜物油畫的一種類別——虛空派(Vanitas),原意為聖經《傳道書》1:2章節的一句話:“虛空的虛空,凡事皆虛空。”這些精美的靜物油畫表現世間無常,象徵生命的歡愉的物件,如鮮花、水果,和象徵衰老死亡的物件,如氣泡、鐘錶、骷髏等並置在一起,提醒歡樂和悲傷都是轉瞬即逝的。一開始,他只是嘗試用攝影的方法模倣油畫場景,或者説“讓最終的照片看起來像油畫。”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他開始思考油畫定義的虛擬空間、虛空派繪畫物品的符號性,以及光線對呈現物品的作用,探索靜物題材的多種可能性。在拍攝過程中,朱喆的爺爺去世,他開始思考死亡的含義,由此也對虛空派繪畫的象徵意義有了私人化的理解。他用自己日常生活使用的物品代替傳統荷蘭靜物畫中的元素,如幹花、器皿、塵埃、紙巾、骨頭等,照片捕捉的是這些物品在他生活中衰敗和消逝的過程,從而折射出自己生命的軌跡。

維尼塔斯系列同時也是對攝影本身的實驗和探索,研究油畫和攝影兩種媒介的相似與不同。朱喆對細節有著偏執的追求,維尼塔斯系列的大部分是用大畫幅膠片拍攝,有一些採用了中畫幅數位後背。在後期處理上,他採用不同照片合成景深,達到油畫中呈現的人為焦點(攝影通常只有一個焦點,和一段由光圈和焦點決定的景深,而油畫出自畫家之手因而沒有單一的物理景深),也呈現出油畫不可能勾勒出的細節。靜物油畫多采用柔和昏暗的光線以及水準視角,而朱喆也嘗試通過不同於傳統的視角和光線體現兩種媒介的差異。在《光滑》(Sleek, 2014)中,冰冷光線在魚腹和桌面上形成工業質感的反射,造成了不同於古典油畫的現代感。在《俯瞰》(Aerial View, 2014)中,朱喆採用了垂直向下的視角,物品仿佛無重的星球,漂浮于無邊的黑暗與寂靜中。


俯瞰,2014,收藏級藝術微噴,30-x-24-in.-(76-x-61-cm)


漂浮,2013,收藏級藝術微噴,24-x-30-in.-(61-x-76-cm)


紙上的骨頭,2013,收藏級藝術微噴,24-x-30-in.-(61-x-76-cm)

        朱喆(b.1993, 廣東深圳)現就讀于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攝影專業。他的作品曾刊登在英國《Wallpaper*》雜誌(2013)。近期參加的展覽包括別處(普拉特藝術學院Dekalb空間,2014),某種藍調(紐約視覺藝術學院,2013),地球人(格林威治社區教堂,紐約,2012) www.zhezhu.net

關於否畫廊

否畫廊是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公寓畫廊和創意實驗室,致力於推廣和展示反映時代精神的藝術家和創意項目。否是對現有商業畫廊單一運營模式的抵抗,除在公寓內定期舉辦展覽外,否也常與其他有趣的空間,如餐廳、學校等合作做展。我們相信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創想的發動機,通過呈現有意思的藝術和設計作品,我們為一種新型有機的藝術生態做出貢獻。

關於後苑

由六位青年藝術家創辦,後苑以創作的心態經營餐廳,拓展藝術和食物的可能性。生活可以很藝術,藝術也可以是生活。後苑定期舉辦各種藝術展覽和活動,打造集健康餐飲和藝術活動為一體的跨界空間。

 

否畫廊和後苑于2014年7月26日至8月20日在北京聯合舉辦新展《朱喆:維尼塔斯》,並於7月26日3-6:30pm舉行開幕酒會。這是現居紐約的攝影師朱喆的首次個展。展出的八幅作品以荷蘭古典靜物油畫派維尼塔斯(Vanitas)為題,是對油畫和攝影邊界的探討,也是自己生命和時間含義的探索。

展覽場景圖

朱喆的維尼塔斯系列開始於2012年,得名于16、17世紀荷蘭靜物油畫的一種類別——虛空派(Vanitas),原意為聖經《傳道書》1:2章節的一句話:“虛空的虛空,凡事皆虛空。”這些精美的靜物油畫表現世間無常,象徵生命的歡愉的物件,如鮮花、水果,和象徵衰老死亡的物件,如氣泡、鐘錶、骷髏等並置在一起,提醒歡樂和悲傷都是轉瞬即逝的。一開始,他只是嘗試用攝影的方法模倣油畫場景,或者説“讓最終的照片看起來像油畫。”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他開始思考油畫定義的虛擬空間、虛空派繪畫物品的符號性,以及光線對呈現物品的作用,探索靜物題材的多種可能性。在拍攝過程中,朱喆的爺爺去世,他開始思考死亡的含義,由此也對虛空派繪畫的象徵意義有了私人化的理解。他用自己日常生活使用的物品代替傳統荷蘭靜物畫中的元素,如幹花、器皿、塵埃、紙巾、骨頭等,照片捕捉的是這些物品在他生活中衰敗和消逝的過程,從而折射出自己生命的軌跡。

展覽場景

維尼塔斯系列同時也是對攝影本身的實驗和探索,研究油畫和攝影兩種媒介的相似與不同。朱喆對細節有著偏執的追求,維尼塔斯系列的大部分是用大畫幅膠片拍攝,有一些採用了中畫幅數位後背。在後期處理上,他採用不同照片合成景深,達到油畫中呈現的人為焦點(攝影通常只有一個焦點,和一段由光圈和焦點決定的景深,而油畫出自畫家之手因而沒有單一的物理景深),也呈現出油畫不可能勾勒出的細節。靜物油畫多采用柔和昏暗的光線以及水準視角,而朱喆也嘗試通過不同於傳統的視角和光線體現兩種媒介的差異。在《光滑》(Sleek, 2014)中,冰冷光線在魚腹和桌面上形成工業質感的反射,造成了不同於古典油畫的現代感。在《俯瞰》(Aerial View, 2014)中,朱喆採用了垂直向下的視角,物品仿佛無重的星球,漂浮于無邊的黑暗與寂靜中。

展覽場景

展覽場景

Chop 斬, 2014 收藏級藝術微噴

Cross 十字, 2013 收藏級藝術微噴

ast Food 速食, 2013  收藏級藝術微噴

Rambutan 紅毛丹, 2013  收藏級藝術微噴

RottenFruit 腐爛水果 2013 收藏級藝術微噴

Sleek 光滑, 2014 收藏級藝術微噴

Window Light 窗, 2013 收藏級藝術微噴

 


藝術家朱喆作品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