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陳昕水墨作品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4-15 10:20:17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藝 術 家:陳昕

策 展 人:高毅

展覽時間:2014年4月14日至5月5日

閉幕酒會:2014年5月5日下午3:00

主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 李可染畫院

展覽地點: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前言

得失疏影間 ——陳昕水墨作品展

文/高毅

甲午之春,弟子陳昕舉辦首次個展。這些在學院美術館展出的作品,是從她近年百餘幅作品中挑選出來的。展覽對陳昕而言,一方面可以對她在人大藝術學院本科和研究生的學習進行一次梳理,對這七年的得失進行一次權衡。同時,可以就這次作品集中展示的機會求教于大家。

陳昕作品

本科四年的專業學習,陳昕已經顯示出紮實的造型能力與駕馭繪畫技巧的天賦。而研究生的學習階段,陳昕所專注的方向是古代經典佛教造像的研究和創作。在今天看來,對古典經典的學習,可以使我們的藝術學習建立在一個更高的基礎之上,在與古代那些偉大的作者對話過程中思考我們的處境,吸取智慧,尋求對今天問題更合理的解決方案。在學習傳統經典的過程中,陳昕得知其實最值得珍藏的還是那些看不見的東西,譬如境界、格調、詩意等等審美的沉醉。近年來,陳昕反反覆復臨摹著巨幅敦煌三窟的線描“千手千眼觀音”,對旁觀者來講,這是一個緩慢、艱難而又收穫甚微的學習過程。陳昕如此固執地專注於此,且不計得失,我想不僅是因為傳統的線造型讓她著迷,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旁人難以理解,時間成本極高的學習過程中,陳昕應該是有所發現,有所洞悉,有所證悟。

展覽現場圖片

陳昕作品

在陳昕近年不疾不徐的創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她柔弱外表看到一種延綿不絕的力量,或者説是一種一心一意的堅持。我們都知道藝術創作的過程確實時常令人激動,但常常會令人沮喪。以陳昕的性格,我想她一定無意于嬉笑怒罵或是潑皮反諷式的表達,也無意于大悲大喜、善惡分明的確切表達。在我看來,這些年陳昕只是沉穩寡言、一絲不茍地將水和墨施于宣紙上,讓水墨自由自在於紙面互相滲透和交融,畫面的形象在水墨的疏影之間緩緩呈現。這個創作的過程其實對陳昕來講或許就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自我證悟的過程,根本與自身的得失無關。一個系列作品的完成,對陳昕來講是一個起點,是一個開放向更多疑惑與思考的起點。

陳昕今天展示在我們眼前的這些乾淨、純粹的作品,不光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諸佛菩薩法相莊嚴、慈悲祥和動人心魄。與此同時,透過陳昕高古遊絲的線描與水墨互滲的疏影也讓我們漸漸看清了一個年輕藝術家的創作態度。我想,當一個藝術家的本心清凈到了極點,其整個身心就一定充滿了光明。

 
陳昕作品


陳昕作品


陳昕作品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