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岫•遠意——羅一平山水作品展

岫•遠意——羅一平山水作品展

時間:   2013-06-28 10:23:16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2013年6月25日,《岫•遠意——羅一平山水作品展》在廣州藝術博物院開幕,本次展覽是由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由廣東美術館和廣州藝術博物院共同承辦,集中展示羅一平近年來藝術實踐成果的大型學術展覽。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徐尚武,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諸迪,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顧作義,廣東省文聯主席劉斯奮,省文聯黨組書記白潔,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楊樹等出席開幕式。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庹震到場參觀展覽。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央美教授、博導薛永年,《美術》主編尚輝,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秘書長錢林祥,央美原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導王宏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吳靜山,人民大學教授陳傳席,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上海美術館(中華藝術宮)館長李磊,湖北美術館副館長冀少峰,黑龍江省美術館館長張玉傑,山東美術館館長徐青峰,清華大學教授杜大凱,清華美術學院陶藝系主任白明、《美術研究》主編殷雙喜等出席開幕式並參加了研討會。

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諸迪敲響開幕金鑼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庹震參觀展覽

開幕式現場高朋滿座

研討會現場 學者雲集

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諸迪敲響開幕金鑼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庹震參觀展覽

開幕式現場高朋滿座

研討會現場 學者雲集

   

在當代中國美術界,羅一平是著名的美術理論家、美術史學家和中國畫山水畫家。作為美術理論家和藝術史學家,他著述豐厚,探賾索隱,深入堂奧;作為藝術管理者的廣東美術館館長,他具有開放的學術思想與很強的學術包容性,對當代藝術和傳統藝術都有深刻和獨到的理解;作為中國畫家,他的山水畫以氤氳華滋、鬱然深秀的特徵來釋放自我精神底層一種心遠地自偏的遠意,遠意儼然已成為了他山水的精神故地。

繼承與創新——中國傳統文脈與當代文化語境之間的連結

    廣東美術館以收藏和展覽當代藝術為主,而作為美術館館長羅一平先生的繪畫創作卻並不僅僅限于當代藝術的語境中,他更多的是從宋元前人的技法中表現當下的藝術情懷,從他的作品中可以體現出其繼承傳統而能出新的藝術能力。

筆墨語言對傳統的繼承性

    羅一平出生在一個教育世家,從小接受寫書法、填詩詞的藝術熏陶,他在大學期間接受的教育也是十分注重傳統文化元素。因此,在羅一平先生的畫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帶有元明清古人的筆墨技法。羅一平説:“吸收古人主要是元人的筆墨與宋人的丘壑(這與我大學時代臨摹宋元人畫作有關),在我的畫中可以看到它們的影子,但是又與它們有所不同,我寫書法主要是抄古詩詞和《大學》、《中庸》,在反覆抄寫詩詞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意會到詩的節奏、韻律和意境,用線條書寫出自己對詩詞的理解。”他認為,抄寫四書五經等古文經典,每天都會有不同的體會,能受到很好的傳統文化浸潤。因此,不管如何進行繪畫創作,畫中一定要有文心,要有文韻。文心是在畫中能夠捕捉到的一種文化的感覺,而文韻是養出來的一種深層次的文化意味,這種意味刻意作不出來,是畫家用文化養出來的,所以只要一動筆,畫面自然就會顯現出來。有了文心,畫家就能持有平和的創作心態,作品的品象就高,不火氣、不俗氣。

圖式結構的現代意味

    中國繪畫極為強調對傳統的繼承性,注重與前輩畫家筆墨與圖式的淵源關係。歷代畫家的得意之作總是將前人的筆法與圖式融會貫通。羅一平的許多作品畫面呈現出一種山體向上、向下無限伸延,山勢向兩邊急劇擴展的視覺張力,從而使作品産生出自我面貌和現代氣息。羅一平先生將“入”于傳統作為一種文化選擇,一種生存方式,一種觀照心態,並以此為基礎求一“出”字,通過對傳統的重新闡釋,使筆墨審美趣味的表達合於時代,從而達到了以倣古求創新的目的。

獨特的個人繪畫風格

    具有個人風格的繪畫總是使觀者更容易將其與其他藝術家區分開來。雖然羅一平館長曾提到過自己的繪畫並沒有十分明確的個人風格,但是細心的觀者還是可以從羅一平先生的畫中看出特別之處

雜樹

    羅一平説,“我的畫注重音樂感,畫中布一個黑、布一個白,不是在畫哪一座山、哪一棵樹,而是在畫一種音樂感。” 看羅一平的巨幅山水畫,能強烈感受到他的書寫性和由此生成的一種音樂的氣勢和韻律。對於氣勢,他有自己的解釋。“在我的畫中,感覺一股氣在流動,這是生氣,是一種活力,是自然的氣息,我不太追求大磅薄之勢,而多在意于追求空氣流動帶來的深沉的生命感。作品中表現出的“勢”是一種心靈的擴張之勢,由筆墨和氣生成,而不是大山大水構成的山水之勢。” 在他的“寫意圖真”中,有一個其他畫家沒有普遍運用的元素——雜樹。羅一平在畫中大量的繪製雜樹,他説“這些雜樹長在深山密林中,沒有經過人工修剪自然生長,看似雜亂無章但具有勃勃生命力”,羅一平認為這些樹依傍于自然,“最能讓人感到生命的氣息”。這些雜樹長在石頭上、岩縫中,隨著風吹水流而動,具有和草書相似的活力和音樂感。雜樹是使羅一平的山水畫不同於傳統山水畫的元素,自元代的《富春山居圖》開始,畫家就用線條來表現音樂的感覺,雜樹也增添了羅一平的山水畫的音樂美。

方形構圖

    最有他山水個人面貌的是那些方形構圖的山水畫。在這些作品裏,他既改變了傳統山水畫近、中、遠的圖式,也消解了山水自然空間的遠近關係,而是突出中景,略去飄渺虛空的遠山和捨棄可以産生深度空間的近景。實際上,他的這種沒有空間深度的山水也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平面“布白”的作用,而“布白”的目的則是如何凸顯滿紙氤氳墨團的用筆力道,以及筆與墨如何咬合、如何鋪陳、如何形成鬱然深秀的境界。和嶺南山水畫那種鮮明的輪廓勾線和山石皴擦不同,羅一平在他的這些鬱然深秀的境界追求中,試圖模糊“勾廓”與“皴擦”的界線,既沒有明晰的線也沒有明確的皴,而是線皴混融。這種筆墨技巧曾受到黃賓虹的點線離合、勾皴相糅的影響,但羅一平的用筆飽含了更多的水分,畫面中較多運用的亂柴皴,也改變了黃賓虹圓潤披離的點劃,而更增添了紛披離亂的某種不確定性。畫家在這些山水裏追求的,就是試圖在亂柴皴的擁塞中,理出煙雲的走勢,進而形成混沌卻異常飽滿的意象。

小品山水

    羅一平的小品山水或許更能體現他的才情修為,筆精墨妙。那些畫在扇面、鏡心上的小品,並不因咫尺畫幅而減弱畫面浩茫的氣象,恰恰相反,他在方寸之間精心營構,以大畫畫小畫的方法,使得他的小品常常生發出幽遠曠達、恢弘壯闊的意境。大畫中亂柴皴的離合紛披,在這裡被轉換為一種優雅嫻靜的筆致,而且,這些作品的用筆極其嫺熟,熟後生的灑脫飄逸也頗見自由和散淡,有如董源的疏淡、玄宰的柔媚、石濤的放達。筆墨的啟承轉合、濃淡虛實,也臻至精巧和玄妙。應該説,這些小品更深刻地揭示了羅一平對於中國文化以及傳統山水畫的理解,尤其是對於南宗一係文人畫在實踐層面的精深掌握。

館長、策展人、藝術家——多重身份的轉換和融合

    為我們熟悉的羅一平,是他在當代中國美術界的美術史學者和藝術管理者的身份,他著述豐厚,而且,作為廣東美術館館長的他,具有很強的學術包容性。他常在不同城市之間的文化穿越、他常被行政事務纏身的忙碌狀態,都遠離他筆下的山水,更遠離他作品中的文人心境。這在別人看來,精神與浮世總是相互背離的,是難於統一的。但是,或許,這種在城市之間的飛行穿越、這種在後現代物質文明中的生存呼吸,也更激發了他對於山水畫傳統精神的嚮往。他嚮往的已不僅僅是那些山水中疏淡的文人筆墨,更是那些文人筆墨寄寓的一種人生態度和超然淡定的禪意。

    多領域的知識經驗能讓羅一平先生對作品的創作有宏觀的把握。在考慮一張作品的時候,或者在吸收一個畫家、一個流派、一個時代的語言元素時,他不會僅限于某一家,而是會很快的在這一家中或那一派中找到要吸收的、與其心性相吻合的東西。他的山水畫其實吸收了很多元素,就現代畫家而言,就有黃賓虹、陸儼少、李可染、傅抱石、賴少其等人的筆墨元素。吸收古人主要是元人的筆墨與宋人的丘壑。這就體現了羅一平館長多領域知識經驗的統籌能力。多方面的知識是一個綜合修養,對於羅一平先生而言, 它可以避免過早地形成一個固定的模式,能使其的作品有一種文化的厚度,而且可以對未來的走向有清晰的認識。

    本展覽將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展出,持續展至7月11日。

廣東美術館2013年6月25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