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流光余影 早春二月

流光余影 早春二月

時間:   2013-02-19 14:13:22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展覽時間:2013.02.22 - 03.22

地點:盛世天空美術館,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B03

策展人:李念奴

藝術家:賴東民、李匯洋、金瑜、陳守鋼、蕭鵬

主辦方:盛世天空美術館

 

最初,“流光余影”,是賴東民、李匯洋、金瑜、陳守鋼和蕭鵬這五位藝術家的畫作傳達給我的第一視覺印象。雖然他們的繪畫題材不盡相同,但是藝術的表現手法卻又殊路同歸,透過精練有力的構圖,對光與色的精雕細琢,有效地突出視覺重點。耐人尋味的是,在這種統一的大氛圍中,有一種調子始終如影隨行,那是一種溫暖明麗、但又略顯些微傷感的調子,淡淡的,似隱約著一場關乎記憶深處,關乎流年斗轉的傷逝。藝術家們透過自己所流連、鐘意的表達方式,遊弋于微觀與宏觀之間,均衡在內斂與疏放之間,流暢在思考與抒情之間,無論是借人物、或風景、抑或靜物繪畫形式,都充分顯示出微妙的個性,從統一中窺見個體差別。

同為北京人的五位藝術家,既是同齡,又是同窗,身處相同的大時代背景,各自留下了不同的人生印記和感悟。雖然我一直不屑和規避借時代特徵引證藝術風格之套路,因為那會顯得過分泛泛空大。但似乎不論是個人,還是某一群體,終究都逃脫不了其背後的大時代宿命。這五位藝術家在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油畫係學習期間,正趕上中國藝術界的八五思潮,那時他們尚年輕,朝氣蓬勃,懷揣理想,早已厭煩了舊有的美術窠臼,試圖從西方現代美學中找到新的價值體系,從而尋求跟隨時代的思想解放來解放自己。反觀八五思潮,難免讓人聯想到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雖然前者無論從聲勢、規模,還是影響力都難以和後者畫上等號,但是八五思潮對當代的美術甚至電影、音樂等的影響卻是不可限估的。

但思潮也好,運動也罷,縱來勢洶洶,也只能作罷瞬間的停留。在中國這個傳統根深蒂固的文化土壤裏,終歸不是紅樓夢裏臆造的桃花源,“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只有在運動或思潮之初才會使人蠢蠢欲動,浮想聯翩。颶風過後,也許等待你的將是滿目瘡痍,也可能是迷茫之後的遁世,就像柔石所著小説《二月》裏的主人公蕭澗秋,經歷了理想的挫敗之後,踏上了逃離之路;可是在現實中,他卻愈加變得迷茫和無措。最後卻是憑著“忍過這個冬季,你的精神就又磨礪了許多”這一信條來寬慰和勉勵自己。

早春二月,乍暖還寒。經歷過八五思潮的這五位藝術家,畢竟不是蕭澗秋,他們通過努力嘗試多種形式的藝術創作手法之後,真切認知到藝術帶給自己和別人最原始的那份感動是什麼。外來的食物也許固然無比美味,但它們並不適合自己土生土長的味蕾。還記得馬建曾經所著的《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嗎?語言如果沒有學識和心靈,就如同從口中伸出的舌苔,空空蕩蕩且臭氣熏人。

那麼藝術呢?繪畫呢?文學尚如此,繪畫藝術的語言又該如何注入心靈的雞湯,何去何從?

不管怎麼説,他們那一代的藝術家是幸運的,經過啟蒙和救贖的探索,造就了初始的後知後覺;另一層面而言,他們又是難得的,因為他們由此懂得思辯和自省,成就了後來的先知先覺。如此,得以覓見靈魂的出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