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像——中國藝術研究院王明賢水墨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3-02-16 11:36:55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標題:南北像——中國藝術研究院王明賢水墨展

策展人:張宏

主辦單位:廈門宏寶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展覽時間:2013.2.15—2.24

展覽地點:廈門市思明區鎮海路72-74號

王明賢,當代學者型藝術家,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文革美術史專家,對新中國美術史、建築美學、中國當代建築有專門的研究,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副所長。

出生於美術世家的王明賢,幼年時即多次參加國內外兒童畫展,三歲時作品《中國古代武士》發表在《中國兒童繪畫》(外文出版社出版)畫冊上,五歲時參加《小朋友》雜誌舉辦的全國兒童塗色比賽榮獲第一名,被譽為罕見的繪畫神童。1982年大學畢業後他分配到北京部委機關工作,隨後介入到中國現代藝術運動和實驗建築潮流中,參與和策劃了具有國際影響的中國當代藝術及建築展覽,曾任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展籌備委員會委員、1999年中國青年建築師實驗作品展策展人、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執行小組成員、威尼斯雙年展第10屆國際建築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專著《新中國美術圖史:1966──1976》(王明賢、嚴善錞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出版),填補了文革美術研究的空白;他創作的作品參加了《都市中——中國當代藝術選展》(中國美術館和美國子午線國際中心合作主辦,2009)、《成都雙年展:溪山清遠當代藝術展》(2011)等專業展覽。

王明賢是中國最為擅長表現城市風景的藝術家之一,他對中國不斷變化的城市景觀和全球化帶來的影響有獨特的認識,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中對藝術史進行新的解讀,形成歷史和當下的對話。他“重寫”宋代山水畫傑作,通過對名畫的視覺重新闡釋,探索自然景觀的當代詩意,建立了一種新的敘事關係。藝術史上的名畫成為有機鏈環,但原文本的問題被顛覆;從表面上看他的作品和歷史名作頗為近似,賞心悅目,實則貌合神離,隱藏在背後的是精神史文化史錯綜複雜的結構線索,歷時性和共時性的結合,産生了一種奇妙的互文性,表現出當代藝術家的學術智慧。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出版過《大趨勢》等多部重要著作)偕夫人參觀了2011成都雙年展當代藝術展,當看到王明賢的畫作《溪山清遠圖今譯》時,約翰•奈斯比特笑了,他認出了圖上的建築,並叫道:“CCTV!”對於類似《溪山清遠圖今譯》這種將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技巧相結合的作品,約翰•奈斯比特表示:“我認為這種現象非常有趣。這説明中國現在的藝術在不斷地創新,而且我的確看到中國很多東西都在不停地改革和創新。”當説到“創新”二字時,約翰•奈斯比特非常幽默地使用了中式發音,使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古建築系列之八》王明賢

《山水之二》王明賢

《紅梅報春》王明賢

王明賢,中國文革美術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對新中國美術史、建築美學、中國當代建築有專門的研究。曾任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展籌備委員會委員, 1999年UIA國際建築師大會中國當代建築藝術展秘書長(之一), 1999年中國青年建築師實驗作品展策展人, 2005年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執行小組成員, 2006年威尼斯雙年展第10屆國際建築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

著作:

《當代建築文化與美學》學術論文集(與人共同主編),天津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

《中國建築美學文存》(主編),天津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

《新中國美術圖史:1966-1976》(王明賢、嚴善錞 合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個展:

《失蹤的美術史記憶:王明賢當代藝術 + 收藏展 》(北京:墻美術館,2007)

《失蹤的美術史記憶第二回展》(北京:TRA畫廊,2008);

參加群展:

《不許掉頭——中國前衛藝術片斷 》(北京:TRA畫廊,2007)

《天行健:中國當代藝術前沿展 》(北京:亞洲藝術中心,2007)

《第二屆上海當代藝術館文獻展:夢蝶》(上海:上海當代藝術館,2008)

《“歷史的圖像”2009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深圳:深圳美術館,2009,武漢:湖北省藝術館,2009)

《都市中——中國當代藝術選展》(中國美術館和美國子午線國際中心合作主辦,地點:美國華盛頓特區子午線國際中心,2009)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