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水墨原形

水墨原形

時間:   2012-09-24 15:17:20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出品人:郭旭

藝術總監:劉菁

策展人:高名潞

執行策展人:李雲霞、陳驍

策展助理:匡麗萍、趙喻姍、高燕、張敏

展覽協助:李晶、蔡恒

主辦:南京三川當代美術館

協辦:高名潞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

開幕酒會:2012年10月27日(週六)下午3點

展覽時間:2012年10月27日至2012年11月30日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09:30 – 17:30

展覽地點: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開發區天元路108號南京三川當代美術館

參展藝術家(第一回):按年齡排序

李華生、 潘公凱、 邱振中、 徐冰、 谷文達、郭楨、王璜生、楊志麟、 鄧國源、 張羽、張浩、 徐累、 黃冰逸

 

水墨原形

水墨有原形嗎?

如果水墨僅僅是指一種媒介,那麼它不過是為造型服務的材料,當和油畫丙烯材料等同。但是古人‘墨分五色’的説法,顯然是對黑色的超越,企盼水墨是‘精神化了的物’。

如果説水墨是一種有兩千多年曆史的特殊畫種,那麼它必定應該保持著它從一開始就被界定的‘氣韻生動’的品質。

如果説水墨是個人情感心緒的直接抒發,那麼‘寫胸中逸氣’的道德境界是基本要求。

水墨和‘大象無形’同根。但是,水墨的‘象’不是‘象徵’。象徵是內容和形式相加,或者能指和所指合併所生發的他者的意義。在‘象徵’之中,象不是自己。而水墨的像是水墨自己。中國文論雖有‘賦比興’,有人或以為其中的‘比’就是象徵。差矣!‘比’乃‘物物相喻’,此物和被比之彼物之間是平等的。而‘象徵’中,形象和象徵對象之間有高低之分。‘賦比興’就像繪畫中的‘理識性’是互轉、契合關係,不是西方抽象、觀念和寫實的絕對分離。而象徵就是這個分離關係、或者主、客之間再現關係的一個重要方式。

於是,水墨是否需要觀念? 水墨創造需要什麼樣的觀念?答案是,如果引進觀念,肯定是不能脫離水墨特質的觀念。

如果説水墨是一種文化。那麼水、墨、筆、宣紙、刻章、桌案、書房乃至畫家的作畫情狀共同構成了一種儀式。

當儀式找到了一個畫家自己的、同時具備他人共用張力的樣式依託時,水墨就找到了自己的‘原形’。或者準確地説是‘原型’ (Prototypes),西方理論稱為範式。中國當代水墨呼喚這個時代的範式,期待這個時代裏真正個性的、創造性的水墨原形。時不待我,志者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