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王利豐
學術主持:殷雙喜
主辦單位:悅·美術館
開幕時間:2012年8月25日下午15:30
展覽期限:2012.08.21-08.30
展覽地點:798藝術區悅·美術館
歷史的形狀
文/殷雙喜
當代社會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鴻溝有日漸擴大的趨勢,其原因在於青年一代對於人文歷史的日益淡薄和遺忘。如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所説:“通過專家的研究和反思形成的文化積累,並沒有直接和必然地變成日常實踐的財富。傳統意義已被貶值的生活世界將變得越發貧困。”在這樣一個整體性的追求功利和享受的時代裏,王利豐持續20多年的藝術創作,始終著眼于中國文化的反思,從視覺藝術的角度,呈現他對於歷史和文化的感悟,並且以抽象藝術的方式表達出傳統價值的現代轉型,使我們對於中國歷史的認知獲得了一種視覺性的感受與理解方式。
王利豐以古籍刻本、碑帖拓本、絲綢紋飾、戰國帛畫、歷代印章等中國古代文化的殘片作為元音,重新譜寫華夏文明的神秘迴響,表達了他充滿感情的歷史想像,作品成為個體精神反思的視覺證據。作為一位研究型的當代抽象藝術家,王利豐的工作重點是“回到歷史與文化本身”。他在每一個時期不同系列的作品中,持續探索抽象藝術的精神價值與歷史氣息,將材料語言的製作與繪畫語言的描繪結合起來,從而使自己的藝術主題、方法與材料技法成為同一性的整體。
20世紀現代主義藝術的發展,特別是立體主義的材料拼貼,對二維性的平面繪畫産生了很大的衝擊。王利豐堅持了架上繪畫的繪畫性,雖然他運用了多種具有文化遺産意味的物質材料,但在他的作品中,佔主導地位的是多層描繪的色彩所形成的凝重氛圍,這種具有交響性的色彩組織為他的畫面帶來了詩意的抒情。王利豐的藝術可以稱之為“文化抽象”,即他以抽象性的藝術方式傳遞了中國文化的典雅和高貴。一個國家的文化心靈和民族的內在精神,需要多種藝術的表達,但無論何種表達方式,都不應失去中國文化所曾經有過的精緻,特別是漢唐文化的質樸博大與雍容典雅。王利豐的創作體現了一種新歷史主義的態度,他對於民族文化的尊重而非否定、延續而非割裂,是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現代性轉換。
這裡展出的作品是王利豐20多年來創作的精華,是王利豐歷年來精心選擇而保留下來的代表性作品,反映了他不同創作時期的思考與探索,王利豐謙虛地稱其為“敝帚自珍”。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藝術回顧展,呈現出王利豐的個體精神進化史,如同登山者在艱難攀登後驀然回望來路,從中可以看出1980年代以來的中國藝術家如何完成個體精神的蛻變與藝術語言的昇華,同時也濃縮式地反映了中國當代藝術從現實批判到文化反思的變化過程。
2012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