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RSD南方職業油畫家組合國學油畫作品巡迴展

RSD南方職業油畫家組合國學油畫作品巡迴展

時間:   2011-11-25 19:22:34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策展人:米可

參展畫家:劉念 熊斌 楊永智

主辦單位:廣州匯能閣當代藝術空間

展覽地點:廣州市匯景新城會所

展覽時間:2011年11月26日——12月6日

二回展覽地點:廣州市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第十六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二樓A-45)

展覽時間:2011年12月8日——12月12日

 

仁者心自香——看廣東當代職業油畫家RSD組合新國學油畫有感

文/ 米可

RSD南方當代職業油畫家組合,係由三位在業內均有二十年以上創作經驗的資深職業油畫家組合而成。促使他們組合一起的原因首先是同為職業油畫創作人,更重要的是大家近些年熱衷於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並萌發共同擁有繼承和弘揚華夏五千年文明的使命感,他們想要用當代性靈去挖掘和再創造古聖先賢的精神哲學和審美情懷。

在充斥著大量難辯美與醜、是藝術還是低俗、色情、暴力、被冠以藝術之名的“作品”登入殿堂去影響和教化民眾的文化藝術背景下,幾位畫家開始立志鑽研國學油畫新創作,以創作油畫圖式來弘揚中國傳統儒釋道優秀傳統文化之美為己任,達成共同的藝術創作核心價值觀“志於道,據于德,依於仁,遊于藝”。這在極其強調個人主義和自由無度的藝術圈中,又顯獨特作風。組合在今年10月8日東莞藝展中心綠洲當代藝術空間宣誓成立,隨即引起眾多媒體關注並爭相轉載報道。這一立志清正的組合象一陣夏日清新舒爽的風,讓人在聒噪的藝術圈中看到了當代藝術新的希望。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支新的組合現象會在這浮躁的圈子引發更多人的思考,除卻為了金錢和名利去對一幅美術作品進行輪番的炒作製造出一次又一次的天價記錄後,藝術作品是不是更應該回歸它原本的審美價值和已被人們忽視掉的社會教化影響?在攜同我們的下一代去看美術展的時候是該共用藝術的偉大和美妙還是面對一幅作品不知道如何向孩子去解釋的尷尬?

繼10月東莞綠洲和廣州錦漢展覽中心的巡展後第一輪巡迴展後,RSD組合及時調整創作思路,更加扣主題的繼續為他們的全國巡展創作了新作,筆者有幸在這些新作品公開展覽之前得以欣賞。

如果説前兩次展覽的作品讓人得以了解三位畫家各自的創作風格和功力的話,我認為這次將展出的作品更能貼切于RSD組合這個組合名字,RSD原本為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的頭一個字母的縮寫。三位畫家風格各異,各自用他們特有的形式和手法詮釋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劉念的新作系列取名《老子歸來》,在這批作品當中,劉念再次顯露了他對創作表達的深厚功力。老子為道家的代表人物,但老子到底長什麼樣子誰都不清楚,如何塑造老子的形象?這位智者的思想影響了華夏子孫數千年,所以要塑造到位真的很難拿捏。在劉念筆下的老子形象慈眉善目,顴額瘦突,一頭白髮和長長的眉毛和鬍子,儼然是一位智慧老者的形象,十分符合大部分人心目中對老子形象的期待。作品中如何體現道家思想和意味也是久經思考和反覆嘗試,“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田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老子的一句“故有無相生”更是由物質來源的追索讓人感悟宇宙深不可測的奧秘,老子的智慧流傳數千年仍然讓世人讚嘆不已,他又當以什麼樣的方式歸來?劉念特意探索使用膠上罩染新材質手法做到了,而且做得相當不錯,色彩在他的處理下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水油分離融合之處有自然漸變的過度,保持了色相整體的互補性,但整幅畫作中又渾然一體,這是劉念畫作中的宇宙,充分體現了道家對於物質來源用“神化、氣化”來説明這一特徵。3000年前的老子在這一種“虛化神、神化氣”的幻境中徐徐歸來,讓人仿佛聽見老子智慧的聲音從遙遠千年跨時空穿越而來。地球在無窮無盡、廣漠的宇宙中若隱若現,是獨立存在的,也是這宇宙整體中的一組成部分。中國道家思想是形而上的道,這種“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的氛圍營造實在玄妙幽微。老子置身地球之外,宇宙當中,更是道家智慧博大與深不可測的體現。

 


每次看到楊永智的畫都為他運用色彩的能力所折服。經他之手,無論他要傳遞的是何種意念,美淪美渙的感覺營造效果首推色彩運用的一大功勞,在他的作品中你能感到每一塊顏色是在一種氣韻中流動,他的畫大多抽象,難以言明這種美的巨大感受是從何而來,但卻能讓觀者目光停留在畫作之上,心已遠矣,聯想片片。這次的《易經》卦象系列我想用唯美和純粹來形容最為合適。他用了日、月、星、山、川、野這些元素來詮釋天地乾坤。在畫作《訟之一》此畫所表達的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即上與下,上為天、下為水。而畫中所呈現的球體在畫中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整幅畫作通過抽象或形象的手法表現,上卦為天、下卦為水、球體裏所畫的“爻”三者共同表達了畫的易意:不論任何事都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不可違背自然發展常規,違者必然會引起很多意想不到的惡果。也就是《易經》裏所説的爭訟之理了。同時也建議人們受到一點侵害並不要太過憤怒,要善於退卻並不是一味爭強,即倡揚弭息芥蒂,止息爭端,化干戈為玉帛的“無訟”思想。畫作《剝之一》畫面所表達的景象同樣分為兩部分:即上為山,下為地。畫面所表達的內容:山岩風化,水土流失。剝落的高山只好無奈地委附在厚地上,這是“剝”卦所張揚的象意。寓意作為君主或一國的政體應強根固本,安國家保社稷,就像起房屋一樣,只有把基礎打牢固了才能風雨無憂、國泰民安。畫中重現《易經》第二十三“剝”的深刻意義:“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這是天行之道。畫家的畫作立意很深,充分顯示作為一名當代職業畫家的寬廣胸懷和看待事物的高度。最後還是不得不讚嘆畫家對色彩的把握,那流動的色彩所營造出的一個個夢幻般的景象,耐人尋味,美得讓人面對畫作凝神屏息。

熊斌的畫風向以細膩溫婉所讓很多人喜歡,本次的新作品使用了綿羊作為創作元素,古人把羊作為美好的象徵,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用羊來形容,如美、善、祥、鮮等都如羊有關,這也許與羊的形體肥美(段玉裁注:“羊大,則肥美無鄙。”)、性格溫順、叫聲悠揚婉轉、缺少攻擊性(善)有關。足見羊之隱含著美好、和善、吉祥之意。因此,羊之物象也便成為美好的意象。熊斌新作《新三陽開泰》和《報恩跪羊圖》,作品不改以往之細膩清新風格的同時對畫面的形式感有意的誇張,如光影色彩的處理上有了新的突破。和以上兩位的作品不同的是,具象的刻畫讓傳統象徵故事的演繹顯得和生活非常靠近,幾隻栩栩如生的綿羊寄予了畫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崇之情。另幾張新的山水畫也很有看頭,氣韻十足。古語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本次新派山水油畫取名《仁智之境》《上善若水》較之於以往慣用的西方風景油畫,這次是油畫技法上嘗試與中國水墨元素結合,我認為這意味著畫家在觀念回歸的同時,創作技法上也得到了新的突破和進步。

幾位畫家的畫作從形式上説,極具審美意義,風格各異但殊途同歸都在演繹中國的傳統文化之大美,這又使得畫作具備社會教育意義。更重要的是他們要把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光大的共同理想和立志鑽研中國油畫的精神,這不光是他們三位的理想,相信也同樣是很多有感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和被現代人所忽視的藝術家的願望。藝術家們若都能“志於道,據于德,依於仁,遊于藝”,相信中國文化藝術將是另一番繁榮景象。

正在準備巡迴展第二輪之際,傳來媒體報道十七大六次會議召開並提出“文化立國論”,這與RSD組合的初衷不謀而合, “儒釋道”是中國的文化之根,是文化之源,繼承才能更好的弘揚,才能跟好的使用。

 


正如享譽世界的大歷史學家、英國人湯恩比博士在《展望21世紀》説了這樣的話:今天的人類社會已經到了最危機的時代,而且還是人類咎由自取的結果。他在説這句話的時候是三十多年前的一九七二年。湯恩比博士被稱作二十世紀當之無愧的,最知名的歷史學家和偉大的智者,他説:拯救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湯恩比博士還説,如果有來生,我將在中國。 同時説;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今天21世紀屬於中國人,華夏五千年的中國人又用什麼來承載這個世紀,唯有認祖歸宗,繼往開來。且讓我們懷著這樣的美好願望期待RSD有越來越多出色的作品,用他們的赤子之心給藝術圈帶來一股新的正能量!祝願RSD組合永遠不忘歷史給予的使命,將中國優秀的文化隨著他們的作品向全世界弘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