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北京之聲”:在一起或孤芳自賞

“北京之聲”:在一起或孤芳自賞

時間:   2010-12-29 10:56:00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展覽時間:2010.12.30-2011.02.28

展覽地點:佩斯北京

 

“北京之聲”作為佩斯北京的一個年度計劃將於今年正式啟動,此次將以“在一起或孤芳自賞”為題,以展覽的形式作為一個契機來探討中國當代藝術中存在的一些現象和問題。此次群展將於2010年12月30日持續到2011年2月28日。

此次“北京之聲——在一起或孤芳自賞”群展,將消解策展中明確的主題。將彼此不相關的作品並置在一起,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呈現出來。展覽旨在突出作品本身,以單純的呈現為目的,由此來引發觀者有關作品本體價值的思考。當下的社會已經進入一個高度關聯的綜合狀態,當代藝術也被置於複雜的整體環境之中。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很難獨立存在,它們無疑與其他許多因素存在著關係。在當下,拋去藝術家的身份,整體的藝術環境等綜合因素,藝術作品是否可以獨立存在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疑問?“關係”與“非關

係”是否可以決定了其“在一起”或“孤芳自賞”?這將是本次展覽所要探討的主要問題。

回顧過去的一年,泰康空間從2009年開始實施的“51平米”項目無疑代表了一種新現象和新趨勢。在這裡,策劃的力量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藝術家的獨立性和作品的自發生長。但這種完全依賴藝術家自由發揮的展覽模式是否就有益於藝術家成長以及觀眾的閱讀,卻還是有待商榷的。對此,“在一起或孤芳自賞”不期于給出答案,而是以開放的態度提出問題本身。

“北京之聲”是佩斯北京於今年啟動的年度常設項目,旨在對過去一年內發生的藝術現象進行回顧和思考。超速的發展模式,讓中國社會成為無法放緩節奏的“急之國”,人們的生活不斷地被壓縮,在這壓縮的過程中必然産生壓力與焦慮情緒。獨立性隨著盲從逐漸失去意義。而這種日益瀰漫的焦慮情緒不僅讓作為個體的人手足無措,也讓各種機構組織無所適從。商業畫廊開始轉型操辦學術性展覽,在策展人冷林看來是因為“畫廊也會在這種急速變化中走失,由一個單純的盈利機構正在演化成為一種文化的貪婪動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