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費俊作品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5 19:02:5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陌生人——費俊作品

主辦機構:意中藝術工作室

藝術家:費俊

策展人:馮博一

開幕時間:2010年12月18日(週六)下午3點-6點

展覽時間:2010年12月18日-2011年1月16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11點-下午6點

展覽地點:意中藝術工作室

聯繫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廠(798中二街)

聯繫方式:+86 10 59789462

即“感性之城”之後,義大利藍色工房創作的多媒體互動裝置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義大利館的展出,受到了很高的讚譽。在這個冬天假期到來之前,很榮幸我們能在798廠的意中藝術工作室舉辦由馮博一策劃的“陌生人——費俊作品(2010)”展覽。

費俊就讀于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電子綜合藝術專業,並於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現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位媒體工作室,並擔任交互藝術與設計專業方向研究生導師。這位年輕的藝術設計師一直關注和探索由虛擬和實體空間共同構成的混合空間對藝術和設計的影響。

意中藝術工作室很榮幸邀請到在中國具有思維活躍、成熟的獨立策展人馮博一作為本次展覽策劃人。

 

我們都是陌生人

文/ 馮博一

“陌生人”是一個現代性的概念,尤其是以網路的虛擬身份所進行的多維度溝通與聯繫,以及由此構成的在網路喧囂下的生存境遇。在前現代文化中,人與人更多地是依賴於地域聚居的面對面交往,人們的關係是建立在地理接近的線性關係之上——真實、樸素而單純。但在現代化的城市出現之後,不再是每個人認識每個人了。一個人在城市裏的公共生活往往以匿名為特徵,人們在一天當中遇到的大量都是陌生人。因此,可以説當下城市日常生活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與陌生人共處。這一現代化城市性的特徵,不是指城市化過程中農業文明與城市擴張矛盾衝突的張力表現,而是意味著城市生存方式的異質性——由於城市人口增大所導致的眾多亞文化形式的出現,以及一種新型的交互關係。

作為城市文化的觀察者,費俊利用新媒體的技術手段與媒介方式,通過個人的認知、思考和判斷,收集、組織、儲存和掌控資訊,接近和縮短不同的社會位置和關係,以所謂的藝術轉化來分辨與提升其他人、物體和活動、社會系統所在的場景。依靠想像的指引,行進在虛擬世界裏,並和這個人或者那個人、這個群體或者那個群體形成關係、紐帶和社區。所以,當觀者進入到這個展廳,首先會發現我們來到了一個充滿陌生人的地方,發現自己已進入費俊所設定的這個空間場域中,並同其他人以某種不可見的,但又完全可感的方式聯繫起來之後,我們都會感到一種不為地理接近性所限的心理上的親近性,以及不確定的隨意流動性,就像都市給予人們比以往多得多的獨立與自由。在場的空間因為容納了如此之多的異質性群體,使人們得以見到大量知之甚少或者素未謀面的人,並不斷地與之展開不同程度的互動,而且這種互動所採取的是一種新的且又轉瞬即逝的交往方式。亦即這次展覽所虛擬的“異位移植”與“異質空間”的現場感受一樣。

 

費俊自述

我一直關注和探索由虛擬空間和實體空間共同構成的混合空間對藝術和設計的影響。最近的系列作品主要探討如何為特定的公共空間創建區域性的社群媒體?如何以藝術家的方式創建出具有“價值轉換功能”的交互系統,以介入不平衡的勞工價值、虛擬勞工價值等經濟和社會學範疇的問題等。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