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佩斯50年”大型回顧展

“佩斯50年”大型回顧展

時間:   2010-09-16 15:19:38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東57街32號-西25街534號-西22街545號

2010年9月17日-2010年10月23日

西25街510號(開幕展)

2010年9月17日-2010年10月16日

為慶祝成立50週年,佩斯畫廊將在其位於紐約的四個空間舉辦大型回顧展——“佩斯50年”,追溯過去50年來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展覽、人物、文獻和理念。許多曾在佩斯展出過、如今已被納入世界各地重要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的經典大師之作,此次也將呈現于公眾視野。展覽匯聚了佩斯經手年代跨越一百多年的作品和一些珍貴的文獻資料,以此重溫佩斯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展覽和輝煌的銷售業績。展覽將於9月17日至10月23日在紐約東57街32號,西25街534號,西22街545號的三個畫廊空間舉行。屆時,佩斯還將在西25街510號開放一個新空間,這部分的展覽將持續至10月16日。開幕酒會將於2010年9月16日(週日)在四個空間內同時舉辦,活動從下午5:30持續到晚上9:00。

每個空間都將著力於探索佩斯歷史的不同側面:東57街的空間將展示富有開創意義的主題展和歷史回顧展;西25街534號的空間將聚焦于佩斯與波普藝術和抽象主義的聯繫;西22街空間將呈現畫廊對極簡藝術和後現代主義的貢獻;位於西25街510號的新空間,則將展出21世紀以來的當代藝術。

為配合“佩斯50年”,佩斯畫廊將推出一本由創始人Arne Glimcher題序,超過250多幅彩色插圖的畫冊。與此同時,佩斯畫廊還研發了一個iPhone應用程式。該程式在iTunes商店就能免費下載,通過它,公眾可以在藝術家和藝術史學家的音頻導覽下,欣賞位於曼哈頓市內的公共藝術。

此次展覽得以實現,與眾多私人收藏者和公共機構的支援密不可分。佩斯畫廊要向他們致以最深的敬意,這其中包括布法羅的奧爾布賴特-諾克斯美術館、阿道夫和埃斯特戈特利布基金會、布魯克林博物館、蓬皮杜中心、馬克·羅斯科資産管理處、貝耶勒基金會、古根海姆博物館、約瑟夫和安妮阿爾伯斯基金會、達拉斯的梅多斯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達拉斯的納西爾雕塑中心、美國國家藝術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泰特當代美術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和威爾登斯坦公司。

東57街32號空間將會再現畫廊歷史上最重要的展覽,其中包括《畢加索:亞維農的畫作》(1981年)——最早關注大師晚期作品的展覽之一,《畢加索雕塑》(1982年)以及《Coenties Slip:羅伯特·印第安納,埃爾斯·沃斯凱利,艾格尼絲·馬丁,詹姆斯·羅森奎特,傑克·楊戈爾曼》(1993年)。佩斯還從眾多公共機構和私人收藏借來一些難得一見的作品,以展現藝術家傑出的感受力,如《德庫寧/杜布菲:女人》(1991)、《伯納德/羅斯科:色彩與光線》(1997)和《蒙德里安/萊因哈特:影響與親和》(1997)。其他重要作品還有賈克梅蒂的《威尼斯女人》,該作品在《賈克梅蒂的女人》展覽上(2005年)展出後,時隔五年重現紐約;帕布羅·畢加索1910年的作品《一個女人的肖像》(波士頓美術館館藏),這件作品曾在2007年一個具有開創意義的展覽《畢加索,布拉克和早期立體主義中的影像》(該展覽後來被攝入馬丁·斯科賽特監製的紀錄片《畢加索和布拉克玩電影》)中展出。一些珍貴的檔案資料,包括藝術家之間的通信和電報、早期畫廊公告以及歷史展覽圖片,也都將在畫廊展出,生動地再現了佩斯畫廊深厚的歷史。

 


西25街534號空間將聚焦于佩斯畫廊與波普藝術及抽象極簡主義的悠久關係,一些精華展覽,諸如《儲存假期:對波普藝術的調查》(1962年),《第一屆國際少女展》(1965年)和《超越現實》(1965年)中的代表作,都將在這裡展出。重要作品包括羅伯特·勞森伯格的《擦除德庫寧繪畫》(1953年,舊金山現代美術館收藏),安迪·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相連畫》(1962年,泰特當代美術館收藏),萊因哈特的《抽象畫》(1960-1966年,古根海姆博物館收藏),羅伊·裏奇登斯坦的《拿球的少女》(1961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克萊弗德·斯蒂爾的《PH-967》(1956年,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收藏)。其他重要作品還有讓·杜布菲、約翰·張伯倫、大衛·史密斯、路易斯·內維爾森、和克拉斯·奧爾登堡于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創作的雕塑作品,其中包括奧爾登堡的《巨人BLT(培根,生菜和番茄三明治)》(1963年,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收藏)。曾打破在世藝術家作品價格最高紀錄(1980年,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以一百萬的高價從佩斯購得此作)、為當代藝術市場帶來革命性變化的賈斯伯·約翰的《三面旗幟》(1958年),此次也將在該空間展出。

   


22街畫廊將紀念極簡藝術和後現代主義運動,以張伯倫、弗萊文、霍克尼、歐文、賈德、勒維特、曼戈爾德、馬登、穆雷、萊利、雷曼、薩馬拉斯、施納貝爾、夏皮羅、特雷爾和塔特爾等藝術家的作品為代表。展覽還包括一些文字和檔案資料,都來自與該主題相關的以往展覽,如1979年的展覽《網格》。盧卡斯·薩馬拉斯1966年創作的《2號房間(鏡像室)》,也將在22街重建。該作品從奧爾布賴特·諾克斯美術館借來,上次在紐約展出還是在藝術家的惠特尼回顧展上(1973年)。此外,8月,索爾·勒維特的繪畫團隊將會重新繪製《壁畫751號》,該作品上次也是唯一一次展出是在勒維特1994年在佩斯畫廊的個展上。其餘重要的借展作品包括基基·史密斯的《莉莉絲》(1994年,波士頓美術館收藏),查克·克洛斯的《范妮/指畫》(1985年,美國國家藝術館收藏)和理查德·塔特爾的《飄飄然,B-8》(2008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佩斯西25街510號新畫廊的開幕展將致力於畫廊對於當代藝術的探討,重點關注藝術家們如何在21世紀日益全球化的情境下運用新方法來定義、探索和理解他們的世界。重要作品包括查克·克洛斯的《張洹I》(2008年);弗雷德威爾遜的《拉格的鏡子》(2009年);安東尼·塔皮埃斯的《粒子IOnes》(2007年);羅伯特·惠特曼根據美國宇航局獲得的錄影資料創作的數字投影《木衛三》,該作品展現了他對星際光線,運動以及空間的探索;張曉剛的《同志》(2006年),這幅激蕩心靈的作品緊緊抓住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個人記憶和集體記憶;杉本博司的《亨利八世和他的六個妻子》(1999年)以及蒂姆·霍金森的《夏爾巴人》(2008年)。其他重要作品還包括來自塔拉·多諾萬、羅莎琳·德勒克斯勒·蒂姆·埃特爾尼·費赫爾、蒂姆·霍金森、亞歷克斯·卡茨、林櫻、卡斯滕·尼古拉、托馬斯·諾克斯基、托、菲奧娜·雷,米凱·魯芙娜、斯特林·盧比、理查德·塞納、詹姆斯·錫耶納、凱斯·新力爾、凱斯·泰森、柯本·沃克等人的創作。

   


佩斯畫廊自1960年在波士頓創立,如今已發展成享譽國際藝術界的重量級畫廊。五十年來,佩斯畫廊將很多藝術家的作品引入到公眾視野,舉辦了近700次展覽;並邀請來20世紀和21世紀重要的知名歷史學家和藝評家,撰文編寫了近350本展覽畫冊。長期以來,佩斯畫廊一直致力於舉辦具有藝術史及學術價值的展覽,特別是對當代藝術進行梳理。到現在,佩斯畫廊在紐約已經擁有四個空間,並在北京有一個3000平米的分部。佩斯在藝術方面的經營還包括專注于攝影的Pace/MacGill;致力於15世紀到21世紀限量紙上作品的Pace Prints和Pace Master Prints;以及致力於非洲藝術、喜馬拉雅藝術、海洋藝術以及美國原始藝術的Pace Primitive。

為慶祝佩斯成立50週年,佩斯還發佈了www.thepacegallery.com網站,這個百科全書式的搜索網站,將為觀眾線上提供豐富的畫廊歷史資料。

與此同時,Pace Prints和Pace Primitive將同期合作舉辦《路易斯·內凡爾森版畫1953-1983展》,展出她創作的蝕刻版畫、石版畫、紙上作品和印刷品。Pace/MacGill將著重精選出此前在畫廊中展出的攝影作品,包括阿爾弗雷德·斯蒂格裏茨, 保羅·斯特蘭德, 查爾斯·希勒和愛德華·韋斯頓等人的精品之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