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鄭宏祥個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0-08-09 16:22:01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孤獨的預言者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200×150cm 2010

 

寓言——鄭宏祥個展

開幕酒會: 2010年8月21日 ,15:00-18:00pm

展覽時間: 2010年8月21日- 2010年9月20日

展覽地點: 八大畫廊台北館

展覽地址: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阿波羅大廈B棟218-2號5樓

TEL:+ 886(02)-27522664 + 886(02)27316435

FAX:+ 886(02)27813664

Email: pata_taipei@hotmail.com

開放時間: 13:00-18:30(週一休息)

 

寓言的棲息地

祥子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樣,在安靜中滲透出一種獨特的思辨氣息。祥子的畫作中有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符號,帶有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的味道,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盒子,無臉的人物形象和犀牛。這些符號在紅色的平臺上發生著各式地互動,唯一不變的是,盒子遮住了人的臉,象徵著外在因素對人的影響和限制,導致畫中人的思考和行為有著巨大的局限性。

盒子附著在人身上,沒有人的存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説盒子也是不存在的。畫面中的人,因有盒子才能生存,或者説這是“盒子人”的生活常態,從認識世界開始,他們已經帶著各種各樣的盒子來思考,無論他們在盒子上書寫什麼樣的文字,或者用什麼樣的標簽貼在盒子上。盒子和人,這兩者表現為一種相互對立而又互有依存的關係。

犀牛作為一種巨大的參照物,是一種具有理想化情結的力量的象徵,可在作品中它又常常被更為強大的力量控制、分解,這種力量的來源有時候是人,有時候是盒子,有的時候來自於更為神秘的畫面背後,它的存在從這個層面上看來更具有一種悲情的意味。

有趣的是,不管是犀牛還是人,甚至是盒子,他們之間既有相安無事的共存關係(《戰士》),又有劍拔弩張的敵對關係(《悲劇》),他們時而合作,時而鬥爭,極為形象地表達出了人在自身意識形態和思考的矛盾中掙扎的狀態。

關於自由,這應該是另一個話題,畫中人通過盒子來思考自由,本身已經存在了一種限定,在不自由的思考環境中思考自由,這種局限性本身就帶著一份荒誕:如果人們的思考不具備完全的自由性,它被各種束縛制約著,那人們是否能夠思考出自由的真正意義?正如這一系列作品的名字《寓言》,這是一個關於自由的寓言,如果人們不知道自由究竟是什麼,那他們追求的自由到底是什麼?或者説人們追求的自由已經被重新定義。或許要“盒子人”能擺脫盒子而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思考,就需要使用《自由的瞬間》描繪的極端手段吧?而這樣思考出的自由的真諦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祥子的作品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種開放性,他並不將象徵意義具體化,僅僅是描繪了一種普遍存在的關係,通過這種看似隨意的互動關係散點式地展現出了他對人性的思考。

2010年,祥子的盒子系列對自由和限制的詮釋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幾個新的符號被引入:黑色線條,船、帶號牌的槳等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幾乎無處不在的黑線,它們有時像水、有時像霧,有時又像具有生命般噴涌而出。究其根源,從09年的《黑夢》《黑色的霧》開始,這個符號第一次出現。我們能夠看出,盒子調轉方向,開口衝上,噴出黑? F,而不像以往倒扣在人物頭上。在我看來,這幅作品從一個方面解釋了黑線産生的根源,他來自於頭腦,象徵著無法探知的神秘內在;另一方面,盒子是黑霧的直接來源,間接地説明瞭黑霧産生的原因,和因而産生的一種混亂,而盒子通過這種混亂使這兩個直接對立的定義此刻互為因果。但這種混亂從根本上講,也可看作是因制度的限制而産生的一種定義混亂的自由。

 

1  2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