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靈心——當代中國風景繪畫之冥思美學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01 15:08:1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白羽平 炊煙 100×80cm 2009

 

策展人:托泥

展覽時間:2010年7月3日-8月21日

開幕酒會: 7月3日15:00

展覽地點龍藝榜畫廊

參展藝術家:王克舉、白羽平、任傳文、孫綱、洪丹、張愉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怡情山水之間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在中國繪畫的歷史演變中,山水畫的成熟激發了花鳥畫及人物繪畫的蓬勃,形成了中國繪畫最核心的文人風骨。八五新潮以來,當代藝術創作偏向社會性題材,源自西方的觀念先行之風日熾,近年來顯現了方向迷失、後續乏力的徵兆;而風景繪畫因其題材的相對經典性提供了反思當代藝術變革的內在精神驅動力的樣本。《山水靈心》匯集了專注于風景繪畫的重要藝術家王克舉、白羽平、任傳文、孫綱和青年藝術家洪丹、張愉,他們在繪畫性和精神意境上創新了古典山水繪畫的傳統。展覽目的在於探討當代風景繪畫的演變趨勢、分析藝術家個案及其文化傳承、揭示今日中國的現實、人文風景所塑造的新的美學方向。

在中國古典繪畫和詩歌中有“瀟湘八景”之説—即八種美學情境程式,成為古代文人抒發自我性靈的景觀樣式。“師法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法則;宋代的范寬、李成、米芾、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等名家輩出,他們的雲山墨戲豐富了中國水墨的精神內涵和表現語言,也演繹出多樣化的風景構圖程式,如全景山水、殘山剩水及避居山水等,反映著東方關於自然和宇宙的觀念。歷代畫家的離愁別緒混合著禪的傳播與文人隱逸思想的發展,形成經典山水的主旋律。文人畫家們在對“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的意境追尋中,透露出東方永恒性的時間觀;在白駒過隙的冥思中,寄託古人對脆弱藐小的個體生命的嘆息。近百年來的中國油畫發展中,趙無極空靈的抽象如俯瞰宇宙洪荒的風景;林風眠、劉海粟、吳冠中等的風景創作使油畫融會了東方感性。“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強調繪畫的純粹性,重視繪畫的形式構成,他的風景啟迪了立體主義和抽象繪畫。中外風景藝術傳統滋養著王克舉、白羽平、任傳文、孫綱等這一代藝術家,並激勵他們續寫著風景繪畫的當代傳奇。

當代藝術的圖像多源於攝影、網路,或對文化和消費主義的視覺遺産進行再造,對西方現代繪畫的倉促模倣和挪用使當代中國繪畫只能以中國符號的圖像立足。王克舉、白羽平、任傳文等人沒有以驚世駭俗的題材或形式新奇的藝術策略吸引關注,而是堅持風景繪畫這一亙古不變的題材,從事著寂寞而艱巨的繪畫語言的中國變革,在重溫古人的劍膽簫聲的同時,凝思作為當代藝術家面對今日風景變遷的情懷。

王克舉描繪了山東半島豐饒的村莊與丘陵。他的構圖多采用近景樹木掩映遠處的村莊或山巒,以産生空間變化。這與宋代的偏角山水以近景局部襯托遠景的方式異曲同工。王克舉作品設色典雅,如經典青綠山水般錦繡舒展。枝幹線條充滿張力,講究抽象的形式感,追求內在的靈動。白羽平描繪了山西平原的遼闊。全景式的構圖孕育雄渾之氣,以毛絨絨的樹木意象結合抽象的肌理營造,也平添了一絲柔情與豐潤。他喜用單純的白色或黃色表現雪景或日光下的平原,色彩變化微妙,深得古人“墨分五色”的妙境。任傳文將鄉村與小城鎮的世俗生活轉化為恬靜的心靈桃花源。在今日的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侵襲中,這個田園略顯破敗,但人物仍具有浮生若夢的禪意,是畫面的點睛之筆。他畫面中的造型具有幻影般的朦朧氣韻,讓人聯想起元代山水畫家倪雲林的飄逸神采。孫綱作品沖淡平和,刪繁就簡。他用色柔和,利用黑白正負形及色彩構成因素,推敲形與色的對比和平衡;結合對自然景物中抽象因素的提取,純化結構形式,表達了精神內省的理性詩情。洪丹以現成品拼貼水墨意象,給八大山人以來的寫意山水賦予了當代歧義。他的畫面大量留白,構圖奇詭,如古代冊頁被天真的頑童信手塗抹,稚拙和靈動相映成趣。中央美院實驗藝術家張愉選取了四米長的枯木,挖開樹榦,卻露出令人驚奇的西瓜樹芯—這崢嶸的虬枝也許取自宋代范寬的山川,也許被王克舉們重新構造在今日的風景中。作品表達了參展藝術家的睿智玄機:超越表像,在風景深處的冥思中,領悟心靈的真實和東方山水的內在神韻。以風格比較為目的,藏于上海博物館的歷代山水名作的複製品與繪畫、裝置共同展出,以追溯當代藝術實踐與古人息息相通的藝術血脈。

以表現性、意象性結合抽象構成是上述藝術家創作的共同趨勢,他們在用筆的書寫性、對 “逸品”境界的當代詮釋方面均獨樹一幟,其人文情懷隱含著對社會現實的焦慮與悲憫。王克舉、白羽平、任傳文等正值創作的成熟期,在當代藝術創造的生態系統中是承上啟下的一代,他們具有強烈的歷史感,正積極地在更深入的層面創新中國油畫的多樣性美學,他們對當代文化語境中的純粹繪畫探索是意義深遠的。

 

1   2   3   4   5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