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A+A第五回展

A+A第五回展

時間:   2010-04-27 16:15:58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藝術家:愛國、陳蔚、范明正、黃洋、康海濤、丘婧彤、宋琛、宋永興、譚軍、陶大珉、王天昊、王遠錚、吳笛、謝墨凜、于艾君、張穎、周文中

展覽地點:偏鋒新藝術空間(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798藝術區2號院B-11)

展覽時間:2010年4月30日~ 5月25日 10: 00~18: 00(星期一休息)

開幕酒會:2010年4月30日 16: 00~18: 00(星期五)

聯繫電話:86 13341168778,86 10 59789562

郵箱:pifonewart@hotmail.com

網站:www.pifo.cn

 

“A+A”第五回展覽將於2010年04月30日在偏鋒新藝術空間隆重開幕。

本次展覽有愛國、陳蔚、范明正、黃洋、康海濤、丘婧彤、宋琛、宋永興、譚軍、陶大珉、王天昊、王遠錚、吳笛、謝墨凜、于艾君、張穎、周文中共17位藝術家,展覽作品包括油畫、版畫、綜合材料、裝置、雕塑等多個門類。本屆“A+A”依然沒有固定的展覽主題,著重體現每位藝術家對生活、對時代的各自不同的認識,意在借主題的“無”著重挖掘作品內在的“有”。展覽將從04月30日持續至05月25日。

經過四年連續地推動,“A+A”展覽已成為偏鋒新藝術空間成熟的品牌展覽,並被文化部評為2009年年度26個中國現當代藝術重點推廣項目之一。從2006年到2010年,“A+A”從未間斷過與年輕藝術家和年輕藝術之間的緊密聯繫。從一開始有意識地遠離流行圖像,遠離快速重復的捷徑式創作,倡導重拾創作尊嚴,到現在注重挖掘藝術作品本身內在的“有”。“A+A”用五年的實際行動傳達出偏鋒自己的理性審美眼光。“A+A”第五回展覽以一種向內審視的態度提醒我們:時代和環境是動態的,對藝術品的解讀亦是動態的。每一張作品內在的力量是無限的,本次“A+A”的藝術家們也正是秉持著這種態度,在不斷變化的藝術形式中,清醒直面作品自身最本質的內核,挖掘當代文化的新可能性。

本次“A+A”展覽參展作品既有架上也有裝置、綜合材料,藝術家們各自使用著傳統的或是全新的材料,但媒介的不同並沒有使他們陷於對材料的狂熱中,而阻隔藝術家們對自身可能性的持續挖掘。在一些作品中,他們用現成物的碎片代替了傳統的畫布,用紙本綜合材料代替傳統宣紙。當觀眾走到全新的材料前,仔細琢磨畫面的意蘊、揣摩、甚至錯愕這些平時司空見怪的材料時,他們毫無疑問會提出各種疑問,提出各種猜想,恰恰各種的疑問和猜想與作品合二為一,重疊交織在一起,這是本屆“A+A”挖掘的作品內在的“有”的一個方面,借此使當下的主體參與到作品中去。

同時,本屆“A+A”展覽的藝術家多為70年代生人,他們經歷新中國經濟變化最大的30年,外界與內心的落差,使他們沒有掉進“時代”的沼澤中,而是反觀內心,通過畫面形式與視覺形象來表達自己微弱的世界觀。外界看來,他們的作品似乎與當代隔隔不入,即便是有艷麗的顏色、平闊的場景,也會讓我們走進他們營造的自己的屋子裏。中國文人畫家素有“以心造境”的傳統,在完成一幅繪畫作品後,又“以境印心”反觀內心,逐漸發掘真實完整的自我。這二者彼此相互觀照,是本屆“A+A”挖掘作品內在的“有”的另一個方面,借此使作品印照當下主體。

偏鋒新藝術空間一直致力於推廣年輕藝術家,“A+A”作為年輕藝術與年輕藝術家展示的平臺,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年輕藝術家在每個具有獨特地域文化情境下的創作,將當代藝術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做了無限的延展。於此同時,偏鋒新藝術空間也努力將中國年輕藝術家推向更好的發展平臺,為中國藝術家尋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在偏鋒的推動下,繼“A+A”展覽之後藝術家王川將於今年中旬舉辦個展。

 

 
黃洋 2-古殘拓考釋之古原人考2 宣紙、水墨、影像 51.7×62.6cm 2009


 

 
黃洋 2-古殘拓考釋之古原人考1 宣紙、水墨、影像 51.7×62.6cm 2009


 

 
黃洋 4-古殘拓考釋之古天象考2 宣紙、水墨、影像 51.7×62.6cm 2009


 

 
黃洋 4-古殘拓考釋之古天象考1 宣紙、水墨、影像 51.7×62.6cm 2009


 

1  2  3  4  5  6  7  8  9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