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距離——抽象藝術第三回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02 13:12:1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藝術家:范明正、胡勤武、黃佳、江大海、李華生、李磊、梁銓、尚揚、蘇上舟、譚平、王世龍、嚴善錞、張雪瑞

展覽地點:偏鋒新藝術空間 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798藝術區2號院B-11

展覽時間: 2010年4月2日~ 4月28日 10: 00~18: 00(星期一休息)

開幕酒會: 2010年4月2日 16: 00~18: 00(星期五)

聯繫電話: 86 13341168778,86 10 59789562

郵箱: pifonewart@hotmail.com

網站: www.pifo.cn

 

展覽作品欣賞

 

4月2日“持續的距離——抽象藝術第三回展”將於偏鋒新藝術空間開幕。

這次展覽以“持續的距離”為主題,旨在以持續的力量推動抽象藝術的發展,與當下流行保持距離,超越精神的意象和文化意蘊,彰顯抽象的獨立批判精神。這是繼“走向後抽象”、“在——展覽在抽象藝術誕生一百年之際”之後偏鋒主辦的第三次大型抽象藝術聯展,是偏鋒的品牌展覽之一。該展覽力圖在中國當代藝術成為全球藝術市場最活躍部分的今天,客觀的呈現中國抽象藝術的趨勢和面貌,並因其學術的定位和持續的推動抽象藝術的態度逐漸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展覽之一。

當勒•柯布西耶設想的直線、幾何、理性的“明日之城”漸漸取代中國往日鱗次櫛比的傳統建築,當城市化景觀與抽象形態的全球産品成為中國當代日常生活經驗的一部分,“後來興起”的中國當代抽象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把這個世界符號化,用新的抽象符號探索文化身份、表現自我或記錄個體的存在經驗。其價值已不能接續西方的傳統,因而找尋自身的因緣邏輯似乎具有更大的意義。

參加此次展覽藝術家有:范明正、胡勤武、黃佳、江大海、李華生、李磊、梁銓、尚揚、蘇上舟、譚平、王世龍、嚴善錞、張雪瑞等,他們從不同角度探尋抽象的邏輯,其間有延續中國文化身份的、反思態度的抽象精神,亦有觀念疊加的、混雜的抽象概念。抽象變得多元,它可以是對傳統文化精神的現代性思考,可以是一種國際化的、內在的精神探索,也可以是一種觀念的延展與記錄。

這個展覽匯集老中青三代抽象藝術家于一堂,值得人們期待。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