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謂——秦衝個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11 10:32:4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時間:2010年3月13日

展覽時間:2010年3月13日 - 4月7日

展覽地點:扉藝廊

畫廊地址:廣州市農林下路5號億達大廈G層

聯繫電話:020-37688781

 

時間之永恒表達——秦衝作品小論

文/ 楊小彥

縱觀秦衝近年來的系列作品,我發現,一方面他把作品的風格規限在有限的形式上,比如,在材質上他只使用紙料,金屬,水珠與布等等類型,與其相對應,在色彩上他也極為簡約,簡約到基本上只使用黑與白,少有,我甚至懷疑是沒有更多的色彩,這一做法,顯然給人以形式主義之感,或者把其列入概念藝術之中而加以認識。另一方面,秦衝的用意顯然不在於張揚所使用的材質與色彩,並通過這一張揚而獲得情感表達的途徑,他不以極簡這樣一種形式主義的方式而自許,但也不停留在概念藝術的框架內,只在有限的材質中,通過裝置,包括手繪紙本作品,試圖把一種心理的尖銳感予以突出並強化,再通過這一強化的形式去消解已經物質化了的作品本身,從而達到感受時間之存在的目的。這樣一來,秦衝的作品就産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其外觀與內含之間,産生了微妙的衝突。在我看來,正是在這一衝突中,秦衝突出了時間的神聖意義。從某種角度看,我甚至認為,時間恰好是秦衝的內在主題,只是,他之時間並非不可見,而是通過對作品物化形式之顛覆,以及在顛覆中延伸的社會性解讀,來使時間變成可以感受的視覺化的空間概念。秦衝的作品,就是對神聖之時間觀念的視覺與空間的一種雙重表達。本來,從現代藝術發展的邏輯看,秦衝似乎在消解格林伯格所曾經強調的現代主義之平面觀來製造一場不動聲色的時間暴動,不過,這只是表面現象,秦衝不是從事理論研究,對他來説,平面恰好構成了種觀看上的假像,在這一假像中,時間暴動不再具有抽象的意義,相反,時間成了一種發展的邏輯,從而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指向永恒。

《黑白聯合國》是一種現場性的裝置,構成因素包括了偽裝的“開幕式”,以及開幕式中藝術家本人與其他參與者的出場。就國際政治而言,聯合國一直是世界秩序的象徵,也是規範二戰以後不同國家利益的權威組織。但是,大半個世紀以來的聯合國實踐卻與其宗旨並不對應,這個坐落在美國紐約的國際組織,根本就是大國造勢的話語舞臺,同時也成為大國之間爭吵不休毫無結論也無法規範強國利益的辯論場所。藝術家似乎對現實中的聯合國這一喧囂特徵頗有感受,他通過黑白的過濾來凈化這一莫衷一是的政治論壇,並通過這一過濾讓藝術滲透進去,從而改變原來的現實。在這虛擬的開幕式中,聯合國成為被嘲弄的所指,而藝術卻成為不斷滑動的能指鏈,最後讓藝術家本人,以及那些現場的參與者成為唯一真實的存在。結果是,參與其中的人們越是裝扮得假正經,其諷喻的力量就越能夠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 內容,從而在旁觀者的注視下,完成作品的最後細節。

 

1   2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