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藝術的媒介——伍迪·凡·亞蒙個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05 12:36:1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時間:2010年3月7日 - 4月11日

開幕時間: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16:00-18:00

展覽地點:C-SPACE空間

伍迪•凡•亞蒙(Woody van Amen)1961/1962年在紐約熟悉了那些發起美國波普藝術的藝術家們的作品之前,他已在他所生活的阿姆斯特丹形成了自己獨具實驗性的創作手法。這就意味著他完全結合併將繪畫同日常物品聯繫起來,由此形成了一個新的方向和新的內涵:即成為一件藝術品。

他的著色街頭風琴書可追溯到1960年,這種形式標誌了一種融合了各種技巧的格外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形式的肇始,在形式上是由凡•亞蒙在過去歲月裏精心製作的,而且滿足於越發加增的想像力和精美。

他創作繪畫、素描、拼貼、合成以及物品,大部分由日常生活中物品和照片的影像所組成,或與之結合。他的靈感主要來自吸引或打動他的物品,不論就傳統而言還是就現代來説,或奇妙怪誕,或設計和應用巧妙樸素,既與俗事有關,也同儀式相聯繫。

體驗日常生活始終是凡•亞蒙作品的主題。隨著他的體驗多年來愈加廣泛,也越發深刻,其風格最終也變得更加豐富,富有更深刻的內涵。

為了尋找與他祖國的人們有關的具體特徵和價值,他四處旅行,與其他民族的習俗和傳統相聯繫,這在波普藝術家凡•亞蒙的作品中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動力,至今在他的作品中仍然推動著他。他那種考察式的旅行讓他走遍世界各地,從美洲和歐洲,到亞洲和澳洲。

來自其他文化的最不尋常的影像之一,是由相互交錯的水準和垂直雙十字幾何圖案組成,由九個方塊構成,相接之處顯出了一個萬字符號,這是東方象徵永久能量與幸福的符號。這個“方格”圖案是藝術家1976年在新加坡一輛計程車的織物套墊上看到的,而雙十字也被他看成是瑞士國旗上方形十字架的重疊,在他的新浪漫主義時期(1970年代),這個符號與美敦荷峰(Mount Matterhorn)一起,成為最重要的圖案元素之一。

方格也表現出與凡•亞蒙一開始便著迷的方塊圖案相似性,他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將其作為一種圖案元素。首先,幾何方塊這一主題可以在黑白相間的圖案中看到,這是城市舊式出租馬車以及六十年代眾多合成作品的特色。

在第一次前往印度尼西亞旅行(1976年)之後,這個圖案再次出現,在織物的黑灰白方塊圖案中顯現出來,這在巴厘島(巴厘的意思就是毗瑟努、婆羅賀摩以及濕婆三位主神的三位一體)的印度教儀式有著特殊的功用,以大量的變形和組合,應用在從東方文化獲得靈感的作品中。所以,這位也創作三維作品的藝術家將要用三維立體方式澆築萬字和雙十字圖案,這也並不令人驚奇。

對基本形式的探索帶來了無數素描、繪畫和物品,隨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而變化,獨出心裁地將雙十字視為一個物體的主題。這件物品是由凡•亞蒙設計的,他稱之為塔克薩特TAXAT,指的是發現原型(再一次出現在一輛計程車上)乃是永久能量和幸福的媒介。

 

1   2   3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