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高原——徐匡作品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04 08:46:21 | 文章來源: 搜狐文化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美術家協會、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主辦,北京畫院美術館承辦的“陽光高原-徐匡作品展”將於2010年1月6日至1月19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行,這次展覽匯聚了我國當代著名版畫家徐匡先生代表性版畫作品60余幅,其中包括木刻原版13幅以及部分畫稿寫生。這批作品取材于青藏高原人民生活,囊擴了徐匡先生近半個世紀創作的代表性力作,展覽採用畫稿、作品以及原版對比陳列的手法,內容形式新穎,具有極大觀賞價值。

這是徐匡先生從藝五十餘年以來首次個人專題展覽,象《鄉村小學》、《草地詩篇》、《主人》等重要作品將在此集中亮相,2000年以後他創作的《家園》、《牧歸》、《天路》等作品則體現了徐匡先生版畫藝術的全新境界,這些作品致力於表現高原民眾健康質樸、樂觀向上的民族性格,描繪藏區富於地域風情的高原生活。其中徐匡先生近兩年創作的五件尺寸近兩米的巨幅木刻原版,氣勢恢宏,極具藝術感染力,這構成本次展覽的重要看點。

《高原陽光》徐匡_(黑白木刻)

青藏高原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她成為新中國成立以後藝術創作取材的淵藪,許多藝術家到西藏寫生創作,形成了蔚為壯觀的藝術現象,徐匡就是這其中一位重要的藝術家。與其他藝術家不同,徐匡是運用版畫這一藝術形式來表現高原並且在藝術風格上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因為常年深入藏區寫生體驗,收集素材,他幾十年如一日致力於表現青藏高原人民的生活,不受時代風潮影響,堅持發現生活中的美,把美的心靈與高原陽光獻給觀眾,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他仍不斷有新作問世。徐匡的高原題材版畫作品富於濃厚的生活氣息,作品強調黑白灰的強烈對比,格調明朗,他筆下的人物形象富於生命活力,能夠捕捉藏民生活中富於情調的細節映現時代精神,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國重要的美術展覽中獲獎。

1938年3月徐匡先生出生於湖南長沙,曾就讀于陶行知藝術學校美術組,1958年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畢業後他放棄了考大學的機會調到四川美協工作。不久就創作了版畫《海員》、《山城展望》以及《待渡》,其中《待渡》選送參加1959年在萊比錫舉辦的“世界版畫比賽會”。六十年代徐匡堅持藝術探索,創作出了一批形式美很強的作品,還為小説繪製插圖,其中的《鄉村小學》《縴夫恨》等作品等構思獨特在當時産生了很大影響。從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的十年是徐匡版畫創作的高峰期,這期間徐匡到西藏深入生活長達九個月,到自治區各部門體驗生活,對於西藏生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創作了《主人》、《草地詩篇》等作品,其中《主人》以其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在1979年的第五屆全國美展中獲得一等獎。《高原陽光》在1984年第六屆全國美展中獲銀質獎。1985年以後徐匡的繪畫轉移到油畫方面,直到2004年他才又重操刻刀創作了版畫《奶奶》,這一作品又在第十屆全國美展獲銀獎。近年徐匡又有力作不斷問世,象《走過草地》、《天路》、《天地吉祥》等作品,這形成了徐匡版畫創作的第三個高峰期。徐匡的版畫作品具備獨特性、象徵性、審美性,他用個性的藝術語言創造了象徵不同時期的典型人物,使自己的作品在廣大人民心目中紮根,在藝術上確立了自己獨樹一幟的地位,他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天路》_木刻原版_126X180(2007年)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