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幹了——裏克力·提拉瓦尼個展開幕式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0-01-03 19:25:37 | 文章來源:搜狐文化

《別幹了——裏克力·提拉瓦尼個展開幕式》

2010年1月9日 週六 下午4點

海報  

策展人:吳承祖

助理策展人:邱洵琳

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

電話:+86 10 59789610

畫廊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30 – 17:30

週一及公眾節假日休息

藝術家講座

2010年1月10日 (週日)下午5點至6點半,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報告廳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

 

藝術家裏克力·提拉瓦尼的個展《別幹了!》致力於超越日常的視界,以一個局外者的角度,在一個不同的社會語境中去嘗試凸顯個體的主觀認知和經驗。 這個展覽的標題《別幹了!》隱含了一種歷史的敘事, 同時又和展覽當地的社會現狀發生關係 – 體現在展覽的環境構造和由此産生的心理建構的意義上。

作為裏克力·提拉瓦尼在中國的第一個個展,正如它的主題所暗示的那樣, 藝術家使用了一種標誌性形象的語法,這種手法出現在他過去的很多作品中,包括他2002年的一個壁畫作品,在2003年深圳雙年展出現的一件霓虹燈標誌,以及在安大略藝術學院展出的一件作于臨時搭建的墻上的塗鴉作品等(藝術家本人于90年代在那裏學習過)。

當下的中國已然成為了全球化資本主義的試驗場,社會的關注點全然投入到經濟奇跡的創造中, 這种經濟奇跡支撐了這個國家的自信心,促使她日益融入到全球化的格局中去。迅猛的發展和無所不在的投機激發了大眾對於財富的嚮往和追求, 而這種追求又體現在狂熱的不知疲倦的工作中。這種對於工作的道德讚美即使在計劃經濟的過去也是被大力宣揚的。 而現如今繁榮昌盛的新的中國又在毫不掩飾地表現出她的人民大眾對於消費主義的熱烈擁抱。相信勤勞工作和集體主義的價值,中國人民把生活的意義與物質環境和經濟的條件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或者説, 這不單只是中國的現象, 這是整個亞洲的現象。無論如何, 世界的眼光在當下都緊緊地聚焦在了中國。

中國現象和她巨大的産出吸引了裏克力·提拉瓦尼。藝術家以他的展覽作為一個聯接,試圖使它與社會和個人産生一種聯繫,這種聯繫體現在展覽空間內, 同時又超越了展覽空間的範圍。建造和勞動是這個展覽的主題,這兩個因素主導了展覽的架構。一座真實的制磚機每天將在唐人空間裏不停地製作建築用的紅磚, 共製作14086塊。在中國,這個數量的磚正好可以來建造一個最簡樸的磚房, 作為一個最基本的住家單元;同時一個真實尺寸的賓士轎車也將被忠實地拷貝, 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材料; 另外一個賣豆腐腦的小攤將在每個星期的週末兩天在展覽空間裏提供給參觀者一碗熱氣騰騰的美味的豆腐腦;最後,將有用鳥籠建造的高級寫字樓矗立在畫廊空間之中。

在本質上這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展覽, 即使最後它看起來像是一個藝術展, 但實際上它更像是一個包容的場所,在其中的每一個構造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每一個參觀者的活動都在影響著它們, 而它們反過來又在影響著觀者。與他過去的作品相似, 藝術家策略性地利用了現有的環境去與之發生互動。對於裏克力來説,藝術就如同一個場所,一件物體。他強調直接的體驗,強調進入他的作品所要表現的地方去獲得新鮮的感受。對於這個展覽來説,這種體驗觸及到了生活的價值與意義。

基於藝術家自身對於中國社會政治和文化的體驗和理解, 這個展覽通過某種方式重新解釋和建構了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它特別地指向了今日的中國。它使得我們反思我們所處的日常世界,反思這樣一個由多重語境和交叉時刻所構成的現實。

對於裏克力·提拉瓦尼來説,這個展覽就叫“別幹了!”

註釋:“別幹了” – “Ne Travaillez Jamais ”源自法語, 就是從不工作的意思。它原本是一個塗鴉式的口號,由著名的法國社會批評家和理論家居伊·德波爾于1953年寫于巴黎塞納街的墻上。這個口號後來也與1968年巴黎的學生運動聯繫在一起。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