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VS生活"上海具象油畫作品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05 09:24:36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展覽前言

藝術把生活世界帶到我們面前

柏拉圖把藝術説成是生活的影子,是理念世界影子的影子。這個觀念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説顯然有些疑問。我們通常能感到,有時藝術不但不是生活的影子,有些生活卻成了藝術的影子。一種藝術時尚,人們爭先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中效倣;一種藝術風格,引領一批藝術家的創作。我們有時還會感到,生活和藝術沒有關係,人們自生活自己的,藝術家們自創作他們的,這之間似乎井水不犯河水。不過,我們還是願意跟隨柏拉圖,巨人的眼界高遠,只要我們不限于亦步亦趨,那麼在巨人所領的方向上,我們多半會發現美妙風光。

生活和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同時也以千奇萬態的方式聯繫著,模倣與被模倣只是這其中的一種聯繫、一種聯繫方式,“影子説”也不僅僅把我們引向模倣一維。我們凡俗之人生活在現實世界,看不到理念世界,也很難看清我們的生活世界。我們即便每天站在街角,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看著週遭流變的景觀,也很難看出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世界不為我們駐足,也不為我們自動地呈現自身的結構。如果我們想看清我們的生活世界,想理解我們的週遭世界,得借助人類的智性活動——哲學、歷史、藝術、科學等等。藝術以其特有的方式把世界帶到我們的面前,藝術讓現實以一種新的方式成像,原本看不清的,會看得比較清楚,原本看不到的,會顯現出來。如果我們想專注地看我們的生活世界,可以觀看生活世界的影子——藝術品。藝術家有千萬種從事藝術的理由,但一個好的藝術家從來都會把使我們的當下生活成像作為自己的理由之一。“藝術教人們如何觀看。”達芬奇對藝術的理解不會從藝術家的視野中消失。

藝術把生活世界帶到我們面前,而且給了我們特定的觀看角度,讓我們能夠看清理解週遭的世界,體察我們的生活形態。但是藝術品帶到我們面前的生活,不僅僅是一種生活,而是各種形式的生活,甚至包括想像的烏托邦生活。在關照別樣生活時,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在別樣的生活燭照下,我們的生活被引領。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的生活有時的確可以是藝術的模倣。另外,今天的我們得承認,藝術有其自己的發生歷史,藝術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形式。當我們如此這般理解藝術時,我們的生活和藝術生活以及其他諸多的生活都並行于生活世界,我們的生活既可以和藝術生活彼此交融、相互參照,也可以和藝術生活遙遙相望、彼此不相往來——我們自生活自己的,藝術家們自創作他們的。

正因為藝術家把生活世界帶到我們面前,才會有生活模倣藝術之説,才會有藝術與生活井水不犯河水之説。而藝術家否能把讓人理解的生活世界帶到我們面前,是衡量藝術的重要標誌之一。本次展覽的十位藝術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達成了共識,他們把多種形式的生活世界帶到我們面前,讓我們和我們當下的生活面對。藝術家描畫男人、女人,時尚的年輕人,歷經滄桑的中年人,時間帷幕將要落下的老人,他們是生活在不同境遇中的人,但是卻有著同樣迷茫的表情,生活對於她/他來説仿佛毫無驚喜可言。人,生來要尋求一種更好的生活,這埋藏在我們的本性之中。藝術家呈現純潔少女手持點亮的燈,想借此看清週遭,尋求方向,但這光如此微弱,這燈如此古舊,能否照亮我們的週遭。我們的生活不單由人組成,還有與我們相依的自然風景,凝視一處風光,也在凝視一種生活。藝術家筆下的風景抒情而富有詩意,但詩意中沒有人的參與,仿佛只要有人的到來,就會破壞這裡的意味。我們觀照自己的生活時,還會拉入歷史的維面,生活不是因我們拔地而起,生活是歷史的一種自然生長,過去的生活同樣參與我們今天的生活。藝術家描摹曾經與我們的先人共處的器物,喚醒一種生活形態,我們在和這些幽靜的畫面默默相對時,仿佛先人也在凝視我們今天的生活。

藝術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他們誰模倣誰,他們之間的關係是緊密還是疏遠,都不再是要緊的話題。好的藝術作品永遠流淌著智性的光華,讓我們看到我們生活其中的世界景觀,讓我們的生活有了多種參照,同時加深了我們的生活世界。

劉曉麗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八日

簡 介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