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中立:建立一套公共系統讓民眾了解當代藝術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05:01 | 上傳: 2010-08-19

   

2010年8月18日,建構之維——2010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現場,藝術中國對中國藝術研究院當代藝術院院長羅中立進行現場採訪。

記者:在當代藝術院成立這近一年的過程中,您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羅中立:當代藝術院成立以來應該説備受各方關注的,因為當代藝術院的成立它向全世界或向所有的人發出一個積極正面的一個資訊,就是説我們今天更加的寬裕、改革開放更加的自信、有更大的空間來讓每一個領域的有更大的發展,所以當代藝術院應該説是在以前中國它的現狀和今天正式進入國家的一個機構的一個事業,這本身是一個社會很大的進步,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很大的一個變化,它發出的正面的積極的資訊應該説是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政府應該説是更加的自信和寬裕,更加的有包容性。

我的體會呢就是在這個成立以後應該説是,當代藝術院所面臨的除了它藝術創作以外它自身的需要完備的一些事情,比如説它的理論梳理,它的以後當代藝術的推廣,以及它的硬體,剛才談到的國家級的國家立項的中國的當代美術館,這樣一些任務以外。我感受最深的就是 當代藝術在中國的這樣一個國情面前 它還是有面臨很多的工作和任務,任重道遠。

就我的感受我們都在改革開放以後,能夠得到機會去了解西方,應該説中國現在在全球化這個背景下對西方的了解遠遠超過西方對我們的了解,這30年改革開放應該我們都每一個領域都有一種非常開放的眼光,我們去向他們去了解,向他們去學習。就我的體會,西方在當代美術的這樣一個社會、這樣一個了解上面的社會功能發揮的非常齊備,它這個系統應該是完成了他對當代藝術這樣一個普及的工作,比如説它的美術館、它的博物館、它的藝術機構、它的畫廊等等。這個系統做西方人的當代美術和美術史的這樣一個了解的普及工作,是由這個公共系統來完成的。而在中國恰恰缺少一個公共的系統來讓我們的社會、 讓我們的國民在這樣一個系統裏面來了解美術史,而中國的國情現在的特點是什麼呢?了解美術史了解當代藝術它是只局限在一個學院系統的這樣一個局部的範圍之內,所以這樣就形成了社會對當代藝術的了解它是有限的,是非常有限的。因為美院在社會這樣層面來講,這個系統是非常有限的,非常少的這樣一個部分。所以在我們推廣介紹當代藝術的時候,它在這個上面是面臨很大的一個需要普及,需要讓社會逐漸的了解、認識當代藝術。在過去我們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當代藝術的發展過程當中也出現了一些極端的一些、負面的一些個案,這種東西我覺得不應該影響整體的中國當代藝術的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一個健康的積極的這樣一個發展的總的一個勢頭,所以當代藝術院成立實際上也標誌著納入到國家的這樣一個學術機構的事業裏面的關注的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我相信在這樣背景下,前面説的這樣一個,我們跟發達國家的或者跟西方的這樣一個對當代藝術的普及性的普及工作教育的教育工作,它就會在儘快的來完善它,來逐漸的彌補這樣一些差距,所以我前面談到今天新聞會上也談到這個建立迫切的、儘快的、儘早的建立國家級的中國當代美術館,其實也是我剛才説的,通過這樣一些公共的以及空間逐漸來普及、推廣我們當代藝術,讓社會和民眾了解我們的當代藝術。

藝術中國專訪中國當代藝術院院長羅中立

相關視頻
中國當代藝術院首次辦展 羅中立:體現國家更加寬容
“2010北京798藝術節”新聞發佈會今天召開
劉悅笛:生活美學的興起將使中國美學有很大進步
世界的交流,美學的盛會——記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
潘公凱:當今美學研究處於轉折和困惑之中
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今日在京開幕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