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留學 > 留學要聞

留學“前哨站”火爆背後 盲目“被遊學”不少

“1月23日,我們一眾17個小朋友要在Cindy老師的帶領下,飛向澳大利亞東部沿海。我們要與不同的寄宿家庭一起度過兩個星期,還會有四節40分鐘的英語課,都是由英語母語老師執教的……”網名為“lovely apple”的小朋友,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下了這段充滿憧憬的話。

“lovely apple”小朋友憧憬的“遊學”,是指國內在校的學生利用寒假或暑假的時間,通過組團的形式赴國外短期旅行,並在旅行過程中安排學生在海外中學或大學裏上課、與國外師生面對面交流,以達到寓學于遊的目的。很多人還把它視為留學的“前哨站”。

遊學受到越來越多的12歲至24歲之間的中國學子青睞。有數據表明,北京2003年底興起的海外遊學項目,每年報名人數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從開始的數百人次增加到四五千人次。

遊學“潮”

現在還只是開始

“您好,我有朋友想參加‘美國哈佛大學+東西海岸探索訓練營’的大學生團,現在能報名嗎?”1月23日,記者致電環球雅思,得知這一為期16天、報價為41800元的遊學線路,早在多日前就已報滿。該機構同時開通近20多條前往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的線路,報名人數也在持續增加。

各遊學仲介公司情況大都相同,英孚教育機構2010年的遊學路線異常火爆,很多線路都出現了報名人數遠大於預定名額的現象。2011年仍然延續了先前的良好勢頭,元旦剛過報名人數就比往年同期大幅增加,目前,英孚寒假前往海外的遊學團均已報滿。

早在去年9、10月份,便有家長陸續諮詢2011年寒假甚至暑假的遊學行程了。家住西城區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打算為12歲的兒子報一個歐洲線路的遊學團。“都説望子成龍,寒假這麼長的時間,我希望他能既學好又玩好。”李先生説。

與李先生持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即便是高昂的遊學費用,也依然擋不住家長們的熱情。據了解,一般15天左右的美國遊學價格在3萬元以上,英國在2.5萬元左右,新加坡、日本稍低一些,但也在1萬多元。

但在家長與學生的眼裏,遊學的“含金量”是顯而易見的。16歲的北京高中生黃理幫,去年夏天參加了英國路線的遊學團。他説:“遊學讓我受益匪淺,因為我有了與國外知名高校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能深入了解高校的人文與歷史。”

正因為如此強勁的需求推動,有專家樂觀估計,未來一段時間遊學市場將會保持持續增長。其一,隨著中國與其他國家交往的日趨緊密,許多家長和學生迫切期望能“走出去”,拓展視野、增長見識、提升素質,以有利於自身發展;其二,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也讓更多學子遊學成為可能。因此,如果説遊學市場目前展現的是一個“潮”的話,那麼現在現身的還只是“潮頭”。

遊學魅力

不僅是全程全英語交流

據介紹,海外遊學主要分為留學體驗、高校訪談、戶外拓展、體育藝術交流四大類。雖然遊學市場表現出一種“狂熱”的傾向,但大部分遊學者在啟程前,都是類型分明、目標明確。有的為了提升語言能力,有的為了增加閱歷,還有的則是想藉此增加留學移民幾率,不一而足。

目前,仲介機構推出的遊學路線,有一個共同的噱頭——全程全英語交流。我國現行的英語教學體系,往往重考試而不重交流。於是,很多家長與學生為了營造純英語溝通環境而選擇遊學。

廣州的曹庭怡小朋友,對遊學印象最深的,便是語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她興奮地説:“我去英國遊學的主要目的是鍛鍊口語,這三個星期我英語口語進步的速度至少是平時上課的兩倍。”據介紹,與曹庭怡同行的5人中,有4個中國人、1個俄羅斯人。遊學期間,他們都必須用英語交流。同時,他們還用英語同寄宿家庭的主人聊天,看英國原版電影。

也有的遊學者目的比較單純,希望借遊學增加閱歷,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英國康橋大學充滿詩意的柔波水草、澳大利亞黃金海岸的愜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嚴謹……這些在書本或網路上的印象,均可通過遊學實地感受,遊學者還能在異域體驗文化的交流與碰撞,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經歷。

對另一部分參加留學體驗的學子來説,遊學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據了解,在東莞目前最受歡迎的是留學體驗型,即海外短期學習生活。參加這類遊學的學子將來很可能會出國留學,通過這類遊學,學生能提前真實地感受國外的上課氣氛、住宿環境、生活方式,進而避免留學的盲目性。此外,在國外停留的經歷也能為今後遊學者申請移民加分。

遊有所獲

盲目“被遊學”大有人在

即便遊學機會難得,花費不菲,但遊學效果也並非對每個人都一樣明顯。一位組織過多次遊學的培訓人員告訴記者,由於部分遊學者抱著“遊學遊學,遊而不學”的態度,事前不週密計劃,事中不積極應對,事後不認真總結,遊學效果差強人意。

剛上初中的周磊,就是“被遊學”的。他的父母親見到周圍不少孩子都遊學了,便也一定要周磊“出去看看”。由於並非出於本意,周磊提前又沒有做好語言、知識儲備,在遊學途中,他帶著PSP全程沉浸在遊戲的世界中。不管是上課、還是遊覽景點,周磊都在低頭打遊戲,根本不管老師上課在講什麼,也無心周圍的景色。一趟下來,不僅沒有任何收穫,還白白浪費了錢。

“為出國而出國”的家長與學子,往往是“賠了銀子”又收效甚微。其實,每個孩子的特質都有所不同,過早去海外遊學也不見得都是好事,一窩蜂式的盲目參加遊學不足取,應當從孩子自身的愛好、生活習慣、處事能力出發進行選擇,讓孩子的愛好和特長與遊學結合起來。

還有的家長、學生一味追求參觀大學的數量,貪多求全。結果是遊學者在短短的兩三周內要走遍多所學校,平均下來在一所學校的停留時間也就半天左右,充其量也只能是走馬觀花,只能使學子泛泛地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等,根本達不到遊學的目的。

為了真正使遊學遊有所獲、學有所成,莫讓遊學成“浮雲”,有專家認為,一方面,家長與學生要有備而遊,選定合適的出行路線,制定明確的遊學目的;另一方面,也要量力而遊,結合時間與精力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優質的遊學目的地。(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