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週知,現代美術博物館是18世紀西方社會的産物,1793年法國盧浮宮的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西方現代美術博物館影響深遠的標誌性事件。作為舶來品,中國的美術博物館誕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民國時期,在風起雲湧的民國大時代,中國的美術博物館的誕生與早期發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當時的美術博物館在社會中具有怎樣的地位?當時的民眾如何參觀美術博物館?青年學者、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展人李萬萬的歷時十餘年的研究著作《美術館的歷史》為我們解開了這些疑問。
10月22日,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劉開渠藝術研究院聯合主辦,北京文博國際策展研究中心、榮美術館承辦的《美術館的歷史》新書發佈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同時也是《藝術博物館》雜誌的創刊啟動儀式與“美術館的歷史與未來趨勢”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烏菲齊美術館等世界知名美術博物館的專家匯聚北京,與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國內代表性美術博物館專家一起共論美術博物館在東、西方的起源與未來發展趨勢。
出席新書發佈會並致辭的中外嘉賓有盧浮學院前教授、法蘭西學院海牙分院前院長、法國國家圖書館前文化發展部部長、奧賽博物館前文化處處長、博物館起源專家羅蘭•謝爾(Roland Schaer)先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館第四任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范迪安先生,大英博物館前策展人、大英博物館歷史專家謝拉•歐科內爾(Sheila O’Connell)女士,中國美術館館長、民盟中央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先生,盧浮宮博物館雕塑部前總策展人、盧浮宮歷史權威專家吉納維耶芙•布萊斯克-博迪埃(Geneviève Bresc-Bautier)女士,倫敦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皇家收藏研究會會長、英國著名博物館史專家吉爾斯•沃特菲爾德(Giles Waterfield)先生,江西美術出版社社長湯華先生等,22日新書發佈會及學術論壇儀式由劉開渠藝術研究院院長、著名雕塑家盛楊先生主持。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先生認為,雖然自20世紀初以來,就有不少文化界人士和美術館從業者就美術館的功用、組織機構、藏品徵集、作品保存與展陳制度、公共教育職能、出版宣傳制度等進行過一系列論述,但這些成果還遠不能被稱為專業的美術館學,因為其並未站在一個學科的高度對美術館進行系統的考察。《美術館的歷史》蒐集了大量文獻史實與圖像資料,全面而清晰地呈現了中國近現代美術館的發展歷程,彌補了美術館歷史研究的缺憾。相信這一著作的面世,對於中國美術館學的研究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為建構中國的美術館學提供了富有基礎性意義的價值。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先生認為,《美術館的歷史》的撰寫呈現出了這樣一種最為謙虛、誠懇的努力。作者不僅從浩如煙海的文獻裏一點點地揀出了關於中國近現代美術館的珍貴資訊,還以極大的耐心和毅力理清了美術館發展的線索。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消化和處理了數百萬字的資料,運用它們開展了研究,把中國的美術館緣何而起、制度怎樣創建、諸般設想有否落實等問題一一進行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關於美術館歷史的研究,是美術館學研究的基礎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美術館的歷史》和由此生發出來的研究成果正是建立中國美術館學的基石。
江西美術出版社湯華社長在講話中談到,《美術館的歷史》作為國內首部美術館學研究著作在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深感榮幸,該書的學術專業性不僅獲得了業內專家的認可並作序添彩,也成功入選國家“十三五”出版規劃項目和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本書160萬字,350余幅圖片,史料翔實,圖文並茂,可謂是皇皇巨著。他對青年學者的擔當精神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深感敬佩,並表示作為全國百佳出版單位,將以作為出版人的文化責任,為中西學術界藝術博物館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發佈會結束之後,《藝術博物館》雜誌創刊啟動儀式正式舉行。《藝術博物館》雜誌由中國美術出版總社與北京文博國際策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是國內唯一一本國家級美術館學專業雜誌,將探討全球範圍內美術館的收藏、研究、保護、展覽、藝術教育、行政管理、公眾關係、財政來源等領域專業問題。該雙月刊將於2017年初首發。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白雲濤先生,盧浮宮博物館藝術教育部部長、藝術史專家西裏爾•顧葉特(Cyrille Gouyette)先生,台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館長李宗焜先生,烏菲茲美術館藝術教育部部長、烏菲茲美術館歷史專家西爾維婭•馬斯卡爾齊(Silvia Mascalchi)女士,《當代美術家》創始人、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吳應騎先生,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資源拓展部部長、歐洲“中國風藝術”專家亞德里安•若利(Adrien Joly)先生,在論壇中做了精彩發言。
其中,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進行了東方式美術館博物館展示方式的演講,他把這樣的研究與展示方式稱作“一葉知秋”。他説人與物的關係、我與世界的關係,在中國繪畫中所強調的是如何在創作中找到好像是非人為而又是人做出來的,希望有一種天然的味道,所謂的趣味,或者説格調和品格。這種品評的方式也許是中國人獨有的。我們試圖做一些實驗性的,比如如何還回到中國人去觀看自己的手卷和冊頁的觀看方式。他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當代美術館裏,把空間視為一個立體的手卷。在整個展覽裏,墻上沒有一張畫,大家是依約而至,通過長長的走廊來安撫自己的心靈。甚至,有一次展覽,在展廳門口放了一盆話梅,讓大家含著這顆話梅,慢慢地感受每一個作品的細節。最後,他列舉了自己在蘇州策劃的展覽“自牡丹亭”,將戲劇的認識放進對展覽的關照。把古代、當代很多不同的感受放在一起,使展覽這件事情更具綜合的體悟感。這樣一種感受不是過往,而是我們對過往的認識找到了新的情趣之後,其實是面向未來的。
10月23日,中外嘉賓來到位於北京菊兒衚同7號的榮美術館,繼續就世界博物館的起源和發展的新趨勢進行演講和討論。榮美術館是晚晴重臣榮祿花園的西洋樓,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似乎早就預示了今日的中外文化交流使命。
其中盧浮學院前教授、法蘭西學院海牙分院前院長、法國國家圖書館前文化發展部部長、奧賽博物館前文化處處長羅蘭•謝爾(Roland Schaer)在研究西方美術館的起源時,首先談到了“博物館”(Museion)從希臘語“聖殿”(Muse)而來,後來指謬斯女神。他講到本來繪畫和雕塑並不是高雅文化,也不受謬斯女神庇護,16-18世紀隨著博物館的發展,造型藝術終於可以進入高雅文化,雕塑家和畫家從匠人的身份進入了藝術家的行列。謝爾認為西方近代博物館起源的過程就是造型藝術地位提升的過程。繪畫和雕塑也進入了哲學範疇,也被認為是腦力學科,因為學習藝術也要研究解剖學,透視,明暗光學,屬於科學範疇。圖像藝術也是精神産物,繪畫的藝術是一種無聲的文字,可以直接和人們進行心靈的交流,是一種世界語言。然後他説道19世紀認為藝術是國家文化多樣性的體現,博物館成為重寫國家歷史的工具,博物館藏品的價值根據定義不同是不斷變化的,與公眾分享藏品可以實現國民身份,國民文化教育,體現社會價值。
烏菲茲美術館藝術教育部部長西爾維婭•馬斯卡爾齊(Silvia Mascalchi)談到了美第齊家族廣泛的藝術收藏對於義大利美術史的影響以及烏菲茲美術館的形成歷史。她具體談到了美第齊家族收藏中有最早收藏中國瓷器51件,有將埃及送的長頸鹿畫入天頂畫中,有波提切利為洛倫佐·美第奇創作的《春》等等。美第奇家族也是藝術巨匠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人的藝術贊助人,對義大利文藝復興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之後她講述了烏菲茲美術館的歷史發展過程,于1540年由瓦薩裏擔當建築師開始建造。1581年,美第奇家族收藏的藝術品在烏菲茲宮對外開放,1765年正式對外開放,擴展原展室。烏菲茲美術館按照美第奇家族的興趣來對藏品進行布展,與現在博物館的布展方式很不一樣。這對於當今博物館如何進行布展有著啟示作用,也讓博物館重新思考與公眾的關係,並思考如何讓公眾更加了解作品和能更好的解讀作品。
大英博物館前策展人、大英博物館歷史專家謝拉•歐科內爾(Sheila O’Connell)在演講中講述了大英博物館在建立時的特殊之處。與18世紀成立的其他博物館不同,大英博物館沒有王權、貴族、宗教、革命的背景,而是由英國議會的1753年《大英博物館法案》成立的,其管理體制採取獨特的理事制。歐科內爾介紹了在大英博物館成立時博物館理事會的成員多由議會議員組成,其體制帶來了特殊的決策機制。之後她談到了大英博物館其所處的有18世紀英國特色的學術、政治、社會背景,以及這一起源對其後來發展的影響。最近大英博物館和很多博物館一樣遇到了財政上的問題,政府撥款不足以滿足其自身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因此大英博物館在積極的尋求更多的問題解決方式,如私人捐助、會員制度、對外借展等等。在談到大英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時,歐科內爾談到大英博物館以往的展廳很小,但在擴建中,會在將來舉行更大規模的展覽,並且計劃從世界各地借來藏品,與收藏的作品一起展出。大英博物館也在尋找更多的方式如網上展出等,盡可能讓更多的人看到藏品。
倫敦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皇家收藏研究會會長、英國博物館史專家吉爾斯•沃特菲爾德(Giles Waterfield)談到了17世紀以來英國私立博物館和收藏經歷的種種變遷。他認為藝術品收藏在過去三四百年的歷史中可以分成五個階段。首先是私人的小型博物館的收藏;第二個是規模比較大的收藏,也就是皇室收藏;第三個階段是因為科學研究所做的大規模收藏,像斯隆先生;第四個階段是國際收藏家博物館,包括英國、法國、美國的博物館;第五個階段是目前的私人博物館的趨勢,也就是對當代藝術品的收藏。英國的私人收藏有著悠久的傳統,英國政府鼓勵私人贊助博物館,他們建立了很多的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就是從私人博物館變成了公共博物館。在1900年前後,一些私人的收藏者開始在歐洲和美國形成的一定的趨勢,他們的博物館更多的趨向於收藏中世紀的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
法國巴黎楠泰爾大學教授,文化政策專家厄馬努埃爾•瓦龍(Emmanuel Wallon)講述了法國政府博物館政策最新趨勢,以臨時展覽的動向為例。他談到,在近20年法國的大型博物館變成了多功能的文化場所,它可以讓觀眾觀看臨時的展出,也可以看永久的展出。在博物館當中,人們發現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博物館沒有辦法做到與時俱進,必須在博物館機制中加入一個專門的部門,讓博物館更好地適應正在變動的時代和潮流。博物館努力尋找超越自己的功能,在博物館收藏功能之外加入與人群交流的功能。在未來,博物館一方面要考慮如何讓訪客更快、更好地接觸展品;另外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博物館在科研當中扮演的長期的保存者的角色不管是在大的博物館,還是在小的博物館,都應該想一想怎麼樣加強參觀者個人的體驗。
馬賽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資源拓展部長亞德里安•若利(Adrien Joly)介紹了因馬賽市承辦2013年歐洲文化之都項目而建設的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並分享了該館的建設與發展經驗。該館不僅成為該市形象改善的標誌,還成為了熱情的馬賽人民的一處休閒、生活場所;這座現代化博物館還與館址附近原有的古跡完美結合,成為該市文化事業與時俱進的地標。他談到在成立的時候他們面臨了雙重挑戰,第一個是如何原汁原味地還原巴黎的博物館,第二個是如何應對根本不感興趣的人群。他們以非常科學的建館方式完成了三大目標。第一大目標是這個博物館並不是美術館,而是社會科學類博物館;二是豐富了館藏的種類,館藏也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三是以地中海文明為突破口,展現博物幹的長處。歐洲與地中海文明的主館址非常有個性,而且迅速得到市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