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接力:央美教師寫生展拉開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序幕

接力:央美教師寫生展拉開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序幕

時間: 2015-07-08 | 片長:00:02:23 | 來源: 藝術中國
新聞 >

 

2015年7月7日下午四點,隨著一曲嘹亮的軍號在中國美術館的大廳中奏響,拉開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接力——中央美術學院教師寫生創作展”的大幕,同時也標誌著中國美術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第一展正式開幕。

來參加開幕式的嘉賓有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左中一,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張雪,中宣部文藝局局長湯恒,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巡視員俞亞東,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出席展覽活動的還有中央美術學院的老藝術家盛揚、靳之林、楊先讓、李化吉、馬常利、曹春生、袁運生、孫景波、戴士和等人,以及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孫紅培、副院長蘇新平、黨委副書記王少軍。

展覽主題“接力”旨在體現央美人在思想和學術上對優秀傳統的接力。展覽共展出以中央美術學院教師為主的50余位藝術家新近創作的油畫、水墨、水彩、雕塑、公共空間設計等不同類型作品70余件(組)。

進入展廳,盧溝橋的形象將觀眾帶回到70年前的歷史之中,提示了展覽主題。觀眾首先在歷史文獻部分看到老一輩藝術家經典作品的影像,徐悲鴻、司徒喬、蔣兆和、劉開渠、李樺、葉淺予、吳作人、胡一川、江豐、馮法祀、艾中信、彥涵、羅工柳、張仃、古元、詹建俊等藝術家的作品曾經在抗日救亡的時代發揮喚起民眾的巨大作用。整個展覽由6大板塊組成,每個版塊都用中央美術學院教師的筆記和感想文字作為標題。

展出作品中有附中教師集體創作的《洛川會議》、蘇海江的《黃土嶺之戰》等表現共産黨領導抗日的作品,也有孔亮的《四行倉庫》、王漢英的《鐵血虎賁》等表現國民黨抗日戰線的畫卷;有孫景波的《烽火歲月——七十年祭》、林笑初的《歷史的記憶》等記錄抗日遺址風景的作品,也有石煜的《遠征軍老兵》、廖勤的《拼了》等描寫抗戰士兵肖像的作品;有白曉剛的《不可忘卻的記憶》、王曉偉的《山西左權》等刻畫抗日遺物的寫生作品,也有孫韜的《一·二八抗戰組畫》等表現戰爭災難的作品;有陸亮的《魔窟》這樣記錄日軍侵華罪證的寫照,也有董卓的《聶榮臻與美惠子》這樣表現中國軍民人道主義的篇章。展覽以傳統的油畫、國畫、雕塑作品為主,同時還包括了李禮的插畫作品《愛做噩夢的費希裏》、崔冬暉團隊為地鐵16號線宛平城站所作公共空間設計等多種形式作品的展陳。

展覽充分地展示了中央美術學院教師隊伍創作研究的能力,是一次當代情懷與歷史風雲的“短兵相接”,也是“央美學派”新傳人的一次集體亮相。展覽在中國美術館3樓13-17號展廳舉行,將持續到201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