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置身於一個藝術觀念不斷尋求新、藝術語言不斷創新的時代,代表著中國文化的精神指向和審美價值的水墨畫,承載起將這種象徵和價值賦予新的意義而得以傳承發展的使命。當今水墨畫的創作語境,處在一個有著多種選擇可能性的形態,呈現出一個任隨藝術家想像力自由馳騁的多元景觀。
1月18日下午,由廣州紅專廠文化藝術機構主辦的“十面埋伏•水墨幻想”展覽在紅專廠E7展館開幕,展示了李春榮、李鐵軍、梁盛業、林樹豐、王雪、楊熙、葉帆、白雲、張婷、鐘國榮十位藝術家的近六十件當代水墨作品。藝術家們借用水墨這種傳統的藝術形式,結合個人的思考和表達方式,探索水墨創作在當代語境下的多種可能性。
展覽以“十面埋伏”為名,“十面”體現的是當代水墨正在進行全方位試驗的發展狀態,而“埋伏”則彰顯了古代中國“內省”文化的現代性。策展人、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見這樣闡述他的策展觀念:“水墨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沒有正面地出現在世界舞臺上,始終處於一種埋伏的狀態。我們既不能放棄傳統的文化,又要考慮如何讓它與歐美現代主流文化對接。這個展覽就是集合了十位藝術家的水墨作品,把中國文化埋伏在心中,埋伏在這個國家。它自身有企圖爆發的狀態,同時在外界又有點燃的狀態,到底會埋伏多久,會被點燃多少,要看自身的力量有多強,也要看別人影響你的力量有多大,這樣就有可能變成一個文化張力。”本次展覽的學術支援、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林學明這樣評價此次展覽:“‘埋伏’是一種力量,一種智慧,‘埋伏’是為了出擊。這個展覽包含著這群年輕藝術家內在的一種精神。他們不是墨守成規的,不是局限于傳統的,而是以探索、求新的態度,去開拓自己的藝術道路。怎樣讓水墨和國際進行對話,用新的方法,創造新的語境,讓世界上更多的不同族群、不同背景的人理解我們文化的精神,這是最重要的。”
書法、篆刻、拓印、工筆長卷、抽象水墨……十位藝術家結合多樣而現代的創作手法,從多個方面展示當代的水墨文化。如梁盛業的作品《有關書法的實驗-臨<好大王碑>》是他在水墨領域中的一個實驗性的嘗試。作者把書法筆觸的細節進行放大,保留了字的局部。純粹的黑與白,點和面,畫面中大面積的色塊造成擠壓的張力,代表著不同方向的力量。這種將元素平面化、極致化的處理方式正是當代藝術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創作手法。李鐵軍的《井蓋隨想》以傳統的拓印手法,將不同的下水井蓋的圖案呈現在紙上,讓現代的事物帶上了一些古舊的韻味。作者發現到生活裏司空見慣的事物的藝術價值,啟發人們對身處的城市以及對藝術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