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美院院長許江:警惕文化發展中的全球化、技術化和娛樂化

正在播放: 在這樣一個媒體時代,繪畫何為?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02:36 | 上傳: 2010-03-07

 

許江:再打一個比方,技術化。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技術、高科技的時代,這種影像的、網路的、虛擬的世界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態、進而改變我們的感性方式?今天的孩子跟我這一代完全不一樣,我到十七歲才第一次看電視。是不是?對於影像的那種感受,完全不一樣。它完全改變了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如果我們把這個叫技術文化的話,這個技術文化非常的強大,它並不一定空洞無物,但是呢,它也帶來一些值得我們警覺的東西。比方説《阿凡達》的3D,就有人説將來的圖像必須是3D,沒有3D,根本不能看,但我現在要問,是不是3D就使我們看到的更多?

因為我是搞繪畫的,我們經常提問自己:在這樣一個媒體時代、影像時代、動像時代甚至是3D時代,繪畫何為?一張靜態的繪畫它還有什麼用?如果它沒有用,我們還要用一個美術學院去培養這樣的人才幹什麼?我反覆思考的就是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應這個問題。實際上我們會發現我們繪畫那種以像為仲介來認識事物的全體和內涵的這樣一個方式,是值得我們研究和繼承的,所以繪畫在今天,它那種直觀的呈現事物的方式,它那人與世界同在的這樣一種顯現的方式,是我們人看事物,用視覺來思考的基礎,這是繪畫在今天存在的一個基本的要素。所以在技術時代,我們不能完全被技術所主宰,我們的思想不能被技術所制定,所規定。

 

 

許江:再打一個比方,技術化。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技術、高科技的時代,這種影像的、網路的、虛擬的世界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態、進而改變我們的感性方式?今天的孩子跟我這一代完全不一樣,我到十七歲才第一次看電視。是不是?對於影像的那種感受,完全不一樣。它完全改變了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如果我們把這個叫技術文化的話,這個技術文化非常的強大,它並不一定空洞無物,但是呢,它也帶來一些值得我們警覺的東西。比方説《阿凡達》的3D,就有人説將來的圖像必須是3D,沒有3D,根本不能看,但我現在要問,是不是3D就使我們看到的更多?

因為我是搞繪畫的,我們經常提問自己:在這樣一個媒體時代、影像時代、動像時代甚至是3D時代,繪畫何為?一張靜態的繪畫它還有什麼用?如果它沒有用,我們還要用一個美術學院去培養這樣的人才幹什麼?我反覆思考的就是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應這個問題。實際上我們會發現我們繪畫那種以像為仲介來認識事物的全體和內涵的這樣一個方式,是值得我們研究和繼承的,所以繪畫在今天,它那種直觀的呈現事物的方式,它那人與世界同在的這樣一種顯現的方式,是我們人看事物,用視覺來思考的基礎,這是繪畫在今天存在的一個基本的要素。所以在技術時代,我們不能完全被技術所主宰,我們的思想不能被技術所制定,所規定。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
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