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中英韓設計高端人才齊聚工業設計峰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24 11:37:01 | 文章來源: 瀟湘晨報

  5月23日正午時分,作為“2013國際高校合作:基於低碳設計的工業廢棄物升級利用”(以下簡稱“工業廢棄物升級利用”)活動的評委,國際工業設計聯合會主席李淳寅等抵達長沙後,受邀出席中聯重科國際工業設計高峰會。當日,中聯重科·國際工程機械工業設計高峰會在中聯重科長沙麓谷工業園舉行,匯聚來自英國、南韓、中國等多所知名設計院校的40余名設計人才,共同探討工業企業與工業設計的完美結合。

倫敦城市大學卡斯藝術建築與設計學院碩士課程主任Jeremy John Bradley在談及工業設計如何找到産品的終極目標時風趣地説:“我們出售的不是電鑽本身,而是由電鑽打下的那個孔。”

國際工業設計聯合會主席李淳寅 低碳生産是工業設計必須遵循的原則

在國際工業設計聯合會主席、首爾設計中心主席、南韓弘益大學國際設計學院院長李淳寅看來,通過“2013國際高校合作:基於低碳設計的工業廢棄物升級利用”活動,低碳設計的理念能夠得到進一步推廣,儘管他還沒來得及看到此次活動的作品,但他認為,“低碳生産是工業設計必須遵循的原則,而且能夠貫穿生産鏈和工藝鏈的各個環節”。

身為評委,李淳寅也有自己對於此次活動作品的評價標準。他説,就工藝設計而言,它的首要目的不在於製造出美感的産品,而在於找出此前存在的問題並尋求解決方案,“工業設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橫跨多個學科,而最終的落點則是用戶體驗,要看用戶是否滿意”。

所以,李淳寅表示,在進行“工業廢棄物升級利用”活動作品的評獎時,他將把作品創作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匹配度”,作為最重要的一個標準。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Cees De Bont 工業設計不能像過去一樣只做産品

“現在的工業設計已經不能像過去一樣只做産品,而應該本著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去進行,所以現在高等院校的工業設計課程也要培養學生對環境的主觀意識。”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工業設計學院院長Cees de Bont認為,工業設計院校應該教會學生學習幾個方面的認識,包括對材料的認識、工業生産過程的認識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確保大學生能用自己的知識創造出富有吸引力的、有用的産品,同時這些産品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

看了這次比賽的作品,Cees de Bont説,通過對這些作品的觀察,他發現中西方在設計教育方面也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來源於“中西方消費市場的不同”,“中國消費者習慣於成為産品的第一次購買者以及新産品的購買者,而歐美的消費者則會對這些迴圈再利用的産品有更多的興趣”。

湖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何人可 聰明的設計師是讓別人都成設計師

湖南是一個以重工業為主的城市,政府要求工業設計引領工業新興化,湖南近兩年在工業設計領域還是有進步的,但是相比于發達國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何院長剛參觀完台灣某高校的畢業設計展,雖説和湖南的7000萬人口相比,2000萬人口的台灣城市較小,但設計展卻能在全台灣最好的世貿中心舉辦,展廳裏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這就是設計的魅力”。

設計的草根意識很重要,在設計發達的地方和國家亦是如此。“我有設計的需求,從而推動廠家來進行設計。”何院長表示,最終推動設計的還是消費者、需求和企業。我的需求請你來設計,我無形中也成為了“設計者”。“人人都是設計師。”今年的世界設計大會的主題就是這個,聰明的設計師是讓別人都成為設計師。

中聯重科研究院院長付玲 減量化、再使用、迴圈利用

5月23日,中聯重科研究院院長付玲在高峰會上介紹,目前中聯重科正在籌建“工業設計中心”,計劃將其打造為兼具系列産品外觀設計、人機工程、內飾設計等工業設計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體。

圍繞“美麗湖南”、“設計長沙”的主題,付玲表示,在“環境、城鎮化、未來”方面,中聯重科也進行了“減量化、再使用、迴圈利用”方面的相關工作。如減量化,對臂架改用國産高強鋼,減少鋼材的使用;輕量化,臂架使用新材料碳纖維複合材料後,臂架重量減少40%,整車重量減少15%,整體的使用壽命長達20年以上;“再迴圈”方面,中聯重科的水迴圈利用大型洗掃車、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成套設備産業化、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成套設備也能很好地迴圈利用各種能源和資源。

參加本次中聯重科國際工業設計高峰會的嘉賓:

李淳寅首爾設計中心主席、國際工業設計聯合會主席

Jeremy John Bradley 倫敦城市大學卡斯藝術建築與設計學院碩士課程主任

CeesDe Bont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工業設計學院院長

劉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科研室主任

婁永祺同濟大學教授、創意設計學院院長

何人可湖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張淩浩江南大學工業設計學院副院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