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深圳設計“出國攻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7 16:55:32 | 文章來源: 中國服裝網

建築

  大師玩地標 人才往北漂

  攻略:5億元扶持 多少給中小設計企業

  李文海早年曾供職于都市實踐建築務所。上世紀90年代末出國的李文海與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國的劉曉都對中國建築設計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他看來,老一代的知識分子有更多的社會關懷,他更願意反觀自己是否脫離了現實,而不是責怪外在沒有提供好的環境,他覺得有些問題可能是自己臆想出來的。現在李文海在大連市規劃院的一個建築事務所工作,在大連和深圳兩地奔波。相比之下,他覺得大連的建築商業沒有深圳成熟,但與現實更加掛鉤,更有互動性,深圳建築則更加風格化。

  都市實踐建築事務所合夥人劉曉都頻繁往返于深圳和荷蘭各地參與各種建築界的論壇、講座和交流合作,荷蘭被譽為世界建築師的先鋒實驗場。劉曉都的切身體會是,深圳已經是是全國建築設計重鎮,聚集了相當實力的人才。但這些人才的匯聚不是城市自身生成的力量。深圳有一種寬容、開放和鼓勵創新的生態,特別是像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這樣的機構一直在鼓勵和支援城市建設和創新,這在全國走在前列。他們有意識,有作為,包括深港建築雙城雙年展是全國最早啟動的,也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的,説明深圳對建築行業向國際高標準靠近的期望和努力,也表現在對“設計之都”稱號的經營上。現在深圳的建築行業不只服務於深圳,而是全國市場。深圳的建築行業是創新和設計進步的主要力量,這一勢頭應繼續。

  “當然,現在深圳整體的設計生態有潛在的問題,如整體吸引人才的優勢在逐步喪失,”劉曉都指出,隨著整個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人工成本水漲船高,企業競爭力的成本也不斷攀升,導致利潤大打折扣。一個行業的造血機能出現了問題,捉襟見肘。

  劉曉都表示,現在整個設計隊伍越來越年輕化,越來越不成熟,與國際相比,在經驗和積累方面都呈下滑趨勢。“一個城市真正的吸引力在於對人才的吸引。”他説,如美國吸納了全世界的優秀人才,讓生産、創新和知識精英匯集,紐約就集聚了全世界包括設計、文化、藝術各方面的精英,那裏的環境已經很成熟。相比之下,深圳只有吸引的模式,造血機能不足。這裡只有一所大學有建築學院,一年只輸出幾十個畢業生,對全市幾百家建築企業的需求無疑是杯水車薪,從長久看這是大問題。而與北京、上海相比,深圳的整體文化豐富程度、國際視野有所不及,從而導致人才的落差。

  他擔憂深圳在喪失完所謂優勢後,正從新興城市慢慢變成一個早期既得利益者的城市,後來的人沒多大發展空間,處於一種被剝削狀態。於是一些人選擇去北京等大城市,因為那裏新的機會更多。

  “近幾年大部分廣東藝術家都開始北移,這是一個信號,設計師可能會跟著北移,若政府不注意,人才流失可能到無法挽回的地步。”劉曉都提醒説,政府要做的已不僅是提供保障房讓人才住下來,而要加強對未來年輕事務所的培育。他分析,深圳原是中小企業最活躍的地方,但正發生改變,新的建築事務所越來越少,生存越來越困難,與北京、上海相比顯得乏力。這種大企業多、小企業少的情況降低了行業的靈活度和生機。政府在保護和激勵中小企業上有政策,但資金難落實。即使政府每年對創意文化産業發展給5億元支援,但多分流給文化活動,較少落實到設計企業頭上,所以扶持還需落到實處。一些建築事務所不僅做深圳還做全國項目,政府扶持本地事務所時就應有所區別,如全盤開放,很容易讓遠不如大型集團實力雄厚的本地中小設計企業垮掉。

  “‘設計之都’的稱號,不在於普利茲克獎得主在深圳建了兩所標新立異的建築,而是當地設計力量取得的成就,是關乎人而不是物的。我們以為蓋一堆房子就有了設計氛圍,這是誤導,需要反思。從另一層面講,深圳沒有引領潮流的東西,比如住宅。建築師越來越被市場引導,想方設法偷面積,這是非設計、非創新的東西。”劉曉都説。

  “行業管理規範也比較混亂”,劉曉都認為,有關部門應在建築法規上進行突破,給國內樹立榜樣,突破因循守舊,不適合現代化發展的舊規範。如全國硬性規定的日照規範,是對城市巨大土地資源的浪費,深圳是亞熱帶城市,總體上不需要這麼多日照保障。這一法規曾被“突破”過,但後來又退回最初。深圳形成不了歐美溫情小鎮,不是深圳建築師設計水準的問題,是規範形態導致的。深圳的機會在於成為真正的“特區”。

  室內

  設計市場大 資格成門檻

  攻略:廣泛開眼看世界 借力藝術與香港

  “深圳室內設計的市場已經走在前列,但相關政策相對滯後”,深圳秀城設計總經理陳穎説。他認為,室內設計企業的資質是由廣東省建設委員會進行確認,他身邊的一些同行在申請資質時會遇到重重關卡,不可避免地帶來“權利尋租”。而且管理層面經常有一種慣性思維,在建築方面總跳不開管理農民工企業的思維模式。還有一些單位如消防部門為免責,要求設計企業提供資質,把責任都轉移到企業身上。

  他透露,室內設計招標中存在一些裝飾公司挂靠大單位去競投,因為一些大項目,小團隊參與的門檻較高。不過好的轉變是,現在有些小團隊已經以獨立的身份出現在大的招標項目中,而甲方也逐漸由重視“體量”轉變為重視創意和公司本身的實力。

  看到深圳的室內設計公司在慢慢成長,陳穎建議深圳的設計企業走出去,納入到現有的聯合國創意城市網路,如通過權威出版機構,將案例、作品集結成書,向國際市場發行,從而引起關注。他還説,深圳可以向香港貿發局學習,它每年會撥上億資金為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和歐美市場。除了深圳,現在秀城設計在香港也開有分公司,陳穎説,他想通過香港打進國際市場。客戶以前只選擇中國香港和國外的設計公司,現在開始更多地選擇深圳的公司了,還有一些香港設計公司遷到深圳來拓展市場。

  “我不喜歡將中外情況進行橫向的對比,因為不客觀,各自所處的歷史階段不一樣。”水準線空間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琚賓説。他説,現在的情況是100個中國設計師裏有一個是優秀的,那國外100個外設計師裏就有80個是優秀的。其實,好設計師之間沒有差距,但按整體打平均分,差距就很大了。而且現在中國室內設計的量和質都在發生改變。

  他建議,中國設計師應該多出去看看,有三條線可供選擇,一是現代建築設計,二是文藝復興,三是中國古代明清路線。“我們不僅要到發達地區歐美日韓等國家去看去體驗,還要走國內路線,看一些經典建築吸取文化底蘊。”他説。

  琚賓還為設計師總結了“六看”:一是要向上看,要對藝術、哲學、宗教方面有研修和靈性,否則沒有高度。二是要向下看,要關注産業鏈和生産能力,這是設計的支撐,否則無法落地。三是要向前看,要有時尚的前瞻性。四是要向後看,要能沉澱傳統和歷史。五是要向外看,要關注國際趨勢。六是要向內看,要關注當下,實事求是地看待中國現狀。

  “深圳設計可謂‘無頭無尾,只有肚子’”,琚賓説。他解釋説,無頭是指缺乏思想深度、文化積累,無尾是指水準太差的無以生存,肚子是指還有大市場。他認為,目前深圳在國內的優勢還很明顯,無論從設計的産值、設計師的數量以及公司提供的服務上看都有地區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在逐漸變小,這需要設計師加把勁,特別是在思想和國際觀念上。政府應該多付出一些力量,多建一些新的事務所,特別是應該打造一個高水準的國際設計獎項。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