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工業設計:跑馬圈地這一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19 15:55:34 |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從設計交易平臺運營,到CDD創意港啟動,從首屆三年展開幕,到文博會設計大舞臺的搭建,2011的工業設計走過了突飛猛進的一年,貫穿其中的是政策扶持的逐步深化和設計創意市場價值的顯現。

  500億元

  今年7月,北京首次正式提出中央設計區CDD概念,北京CDD創意港在大興開發區落戶。大興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到2015年,中國(大興)工業設計産業基地預計將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
該工業設計産業基地共有“一區五園”。開發定位是向中小工業設計企業及個人提供創意産品孵化、交易、流通的平臺,並形成最終的市場交易,實現工業設計創意産品的市場價值,形成良性迴圈的産業鏈模式。 目前已有約百家設計創意企業與北京CDD創意港簽訂了意向入園協議。中央設計區(CDD)集群化發展,已現雛形。

  設計周

  9月,首屆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在國博舉行。無數新奇的設計在這場主題為“仁:設計的善意”展覽上,透射著對現實的關照。本屆三年展將“設計提升價值,立足現實生活”展現到了極致。展品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展品均由世界頂級和一線設計師設計。

  “設計是以現代化為特徵的工業社會走向以資訊化為特色的知識創意社會的趨勢所在。”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鄭曙旸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設計由原來的工業環節延展融入商業、金融、管理、服務等各業態,由産品設計拓展到資源重構、佈局規劃等層次,成為一項重要的生産力和整體性的發展策略,甚至可以説,融合尖端技術、傳統文化資源和社會發展需求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發展方式。

  基地擴容

  今年11月的北京文博會上,各種設計産業聚集區開始跑馬圈地,海淀、東城、石景山、雍和園的設計基地一一亮相,而素來以文化創意産業為領跑經濟主力的朝陽區更是一舉推出3個設計産業基地。其中,朝陽區將在大山子地區重點發展藝術和設計産業,打造年産值收入突破500億元的藝術和設計産業功能區,使之成為北京建設“設計之都”的核心承載區。

  目前,基地的“原主人”畢捷電機總廠、松下彩管廠正在進行産業轉型,將保護和利用現有的40萬平方米的廠房資源,規劃建設文化創意産業園區。老國企投身新産業,當然不能只做房東。有了基地也不等於就有了效益,下一步怎樣走,如何避免同質化,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深思。

  記者手記

  設計重塑價值結構

  設計,正以一種不同以往的方式改寫著全球的文化版圖,設計産品的應用與推廣、設計理念的植入和傳播正重新構建新的文化認同的心理空間,在更深遠的層面影響人們的生活選擇。僅以手機、網際網路等數字終端承載的內容設計産業為例,目前中國9.3億手機用戶,其內容設計將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

  如果説以往文化價值觀的傳播更有賴於書本等資訊載體,那麼當前則通過設計更深地植入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等方方面面,形成新的傳播和認同。其中,中國的設計應當更加關注中國的現實,解決國人生産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在更深層次上,形成文化表達與認同,形成設計的中國風格和精神。

  回顧國內工業設計發展,幾個節點不可忽視,去年3月,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寫入我國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去年8月,工信部等11部委聯合頒布《關於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緊隨其後,一些省市出臺了一系列專門針對工業設計産業的促進政策。儘管大環境向好,但以小微企業為主的設計産業還是困難重重,融資難、維權難、留住人才難、政策落地難、運營成本高等痼疾仍在。設計行業領軍企業北京宇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程益浪對記者坦言,絕大多數設計公司在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都處於弱勢。再從意義上強調已經沒有必要,因為不是沒有認識到智慧財産權的重要,不是不想保護,很多公司在嘗試各種努力,但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的保護。可見設計的發展,還真不是靈光一現那麼簡單,有效保護原創該同步推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