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專訪劉小康:一個水瓶和一位世界級設計大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29 10:46:11 | 文章來源: 新華社

53歲的劉小康是一位世界級設計大師,是香港設計中心董事局副主席,在香港廣為人知。屈臣氏瓶裝水水瓶,那個看起來賞心悅目、握著很舒服、或綠色或藍色的水瓶,就是劉小康的代表作之一。

由香港設計中心主辦的“設計營商周2011”開幕前夕,劉小康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揭開水瓶背後的設計故事。

在劉小康與另一位世界級設計師靳埭強創辦的“靳與劉設計顧問公司”的會客室,進門右手邊的展櫃上,其中一層擺滿了大小不一、不同顏色的水瓶。

劉小康説,這個瓶裝設計的靈感源於人體。“瓶身有一個人體的感覺,一個人體的線條。一個人的線條,全世界都會接受的。”

瓶子腰身的幾處凹陷設計,讓飲水人的手指可以握在比較舒服的地方。而設計獨特的瓶蓋,一方面它是完整的人體線條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還代表著歷史的記憶與傳承。“這個瓶蓋是個杯子,因為小時候我們的父母都用這種杯子(喝水)”。

在劉小康看來,通過水瓶的藝術造型,商家不僅僅是在賣水,更是在賣一種生活形態,因此這個瓶裝設計2002年一經推出,就得到市場熱烈反應。“到現在,想改都不能改了”。

對於“百年老店”屈臣氏而言,這也是創新的、大膽的一步。從1903年開始在香港賣蒸餾水,屈臣氏一直佔據市場份額頭把交椅。上個世紀90年代,香港市場出現10多個品牌的瓶裝水,屈臣氏的份額開始下降。但在推出全新瓶裝設計後,銷售開始回升。屈臣氏因此把這項設計列入其發展歷史大事之一,指這項設計為香港瓶裝水市場“寫下新一頁”。

“每個月幾萬瓶在香港賣出去,內地就更加厲害。我就在想,能接觸這個産品的人,如果他們都覺得它好的話,稍微好一點點,愉快一點點,這個影響力就不一樣。”劉小康説。

他説,所謂的設計影響力,如果越是能為老百姓做(設計),影響力就越大,這是他設計這個瓶子的感受。

“這個感受蠻大的,因為一下子發現這個傳播很厲害,傳播就是一種影響力。如果你能改善人的生活一點點,不管是什麼設計都可以,所以我現在更多地做這類設計。以前我拿很多獎,但很多設計大家看不到。”

自1984年以來,劉小康的作品獲得超過300個香港、國家以及全球的設計競賽大獎。2004年,他憑藉這項融合藝術、文化、設計和商業元素的水瓶設計獲得“瓶裝水世界設計獎”。2001年,他受邀參與北京申奧海報設計比賽並獲得第一名,其作品被印製成官方宣傳品,這幅海報更于當年獲選芬蘭第十三屆國際海報雙年展的最佳體育海報獎。

劉小康認為,設計師的目標不是設計一些僅供拍照的東西。他説,近幾十年內地涌現出很多設計,報道也很多,但不少設計只能用來拍照,拿起來不行,用就更不可能了。內地也有很多設計師在做一些很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改善農村的建築,我們要多宣傳這些,而不是整天圍著那些明星設計師和他們的奢侈藝術品。

那麼設計師是不是不能設計純粹的藝術品或奢侈品?劉小康説當然不是。“我也有一些好像藝術品的東西,但我很清楚我為什麼設計這些東西,最後帶來什麼。那些是我個人的東西,跟我為客戶做案子的心態和目標完全不一樣。”

劉小康認為,衡量一個好的、有影響力的設計,設計者的態度很重要,首先考慮的不應是美不美的問題,而應該是對不對的問題。“美是很容易的,美是一種基礎,基本上很容易達到。其實美有很多種,100多種都很美,哪一個才是對的?下一代的設計師要多一點思考這個問題。美不是一個目標。”

“你為客戶做設計,他的目標是什麼,應該用什麼方法去解決?你是不是為他的長遠發展考慮?你是不是利用了他的好的資源?有沒有培養他的核心的價值?持續發展的能力有沒有?”

談及內地發展創意産業,提出以“中國設計”重塑“中國製造”的目標,劉小康表示,內地各個地方投入大量資源,展示出強大的決心,成果會在未來慢慢顯現出來。

不過他提醒,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資源,有不一樣的人才和材料,每個地區應該從自身出發,因地制宜,利用自身資源和設計創新,提升本地區的産業,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為目的,確保産品賣得出去,慢慢改善生産,改善消費者的想法,這樣就會逐漸建立起品牌。

劉小康還表示,要讓中國的設計走向國際舞臺,中國的設計者不能把西方的東西拿過來,就標榜為“國際”。要進軍國際,應該是把中國的東西拿出來跟人分享、交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