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回頭看、朝前邁、快一步——平面設計界泰斗陳漢民教授專訪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13 16:52:29 | 文章來源: 視覺同盟專稿


設計家、設計教育家陳漢民教授




陳漢民教授和他的兩位老師合影,
左:陳若菊教授 中:周令釗教授 右:陳漢民教授



  視覺同盟:中國傳統文化在設計作品中體現以及當下設計作品對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陳漢民:
“回頭看、朝前邁、快一步”是現在我對設計的總結。
什麼叫“回頭看”?不知道過去,不了解歷史,不了解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沒有歷史的根,怎麼朝前邁。向國外學習連自己的歷史和文化都不知道怎麼學,學什麼?
社會發展到今天是一個歷史的延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現在我們的設計不只是前衛,而且是顛覆性的。歷史上政權要更替才有顛覆,設計沒有顛覆。這種顛覆的作品是脫離實際,脫離人文,脫離價值觀、審美觀,沒有文化底蘊,沒有歷史的積澱。“回頭看”是要看外國的歷史,中國的歷史,垂直地看。現在年輕人更多是橫向,是各個國家的比較。中國的設計是怎麼由開始從劉家舖子商標發展到今天,發展的歷程是什麼。既有中國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結合,互相學習,不斷中外揉合的過程。今天我們不能避開國際的交流,把國外的新技術引進來這是必不可少的,但也要回頭看,特別是作為文化。但是今天經濟可以接軌,體育可以接軌,衛生可以接軌,文化不能接軌。
設計要跟國際接軌,我持否定態度。設計裏面功能的部分可以和國際接軌,但文化不能接軌,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文化,文化是一種積澱的過程。正是由於中國的文化、世界各國的文化融入到世界,世界才能豐富多彩。顛覆也好,跟國際接軌也罷,只要了解了歷史,才知道步子應該怎麼邁。設計不能趕潮流,設計要引領潮流,引領時尚,而不是追隨時尚。設計也不能停留在一個水準線上,要“快一步”。落後於社會不行,追趕時尚在同一個水準線上不行,離現實太遠不行,要較快進步,永遠引領時尚,走在時代的前面,可以快一步,這就是“回頭看、朝前邁、快一步”。
人的審美是不斷變化的,設計師不能總是在同一個層面的欣賞水準上,滿足於這種現狀的要求。引領時尚怎麼引領?三十年以前,我們經常議論的一個問題,一個女孩子穿個短袖,不能太短了,會説你露得太多了,這個小孩怎麼這麼膽大啊,露得太多了。但過了兩年,穿得更少,露了膀,再過兩年露肩了,肩膀都露出來了,都是背心了,當時看了覺得不能接受,其實挺好看,能把女孩子的美感,人體的美感、膚色、造型都凸顯出來了,多美,可以接受了。露臂、露肩、露胸、露背,露臍,露腰,現在露臀。那麼這個三十年以前,你知道現在這些女孩子穿的衣服,就覺得這個孩子好像不太正經,現在都可以接受了,因為它的一步步過來的。露臂、露肩、露胸、露背、露臍、露腰、露臀,當然不能再露了,這是一個過程,人們慢慢適應它了,見怪不怪,少見多怪,道理就在此。我們要把握這個審美規律,設計一定要把握先走一步、快一步;必須一步步過,大家適應了,見怪不怪人們也接受了,滿足了人們對審美不斷改變的要求。“回頭看,朝前邁、快一步”要根據不同屬性的設計要求來把握它的分寸感。把握設計的規律,把握審美的標準,不在於表像的張揚,不在於形式的張揚,而在於內涵的表達。所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視覺同盟:中國設計如何能在國際上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陳漢民:
我的設計觀是“中國風、民族情、國際觀”。沒有用中國人的思想、感情去把握設計,在根本上就沒有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我所有設計作品裏都體現中國文化。什麼叫中國的?中國人的感情,中國人的審美,價值觀、審美觀、文化觀、倫理觀是一個綜合的體,不只是一個形式的問題。中國元素要用嗎?要用,但中國元素不是一種標簽。民族化是一個整體概念,是中國人的思想、感情、倫理觀、道德觀、價值觀、審美觀,再加上中國元素的新的運用,就是一個現在的中國設計。

  視覺同盟:您對當下設計教育體系的看法。
陳漢民:
現在教學裏面的幾個問題,一些過去好的,基礎的東西,經過時間考驗的,確實使我們受益的東西丟了。比如圖案課,從寫生到變化的過渡,開始寫生,畫黑影畫,再提煉變成圖案。圖案實用性很強,簡潔、概括、提煉、裝飾、實用。這是對學生的能力,思維方式的鍛鍊和轉變。現實的寫實的東西,複雜的東西怎麼變成概括的、提煉的,把生活的東西變成裝飾性的。
教學上的問題,比如説課程,經過實踐考驗的要保留,當然也要改革、改進,不能按照國際的方式,還必須要發展。我們要改進它而不是不要它。我對學校建議,教學要達到應有的水準,必須要解決十個關係:理論與實踐、基礎與專業、繪畫與設計、過程與結果、電腦與手繪。  
繪畫與設計,設計和繪畫不一樣,繪畫可以根據自己的感悟、生活經驗、理解、發揮自己的個性創作;設計要為國家的政策,為人民的生活服務,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服務。設計要緊扣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經濟發展;設計可以富國、強國。繪畫是純粹的文化,陶冶人民,教育人民,把真、善、美呈現出來;一個國家必須有好的文學、音樂、美術作品,但設計有其另外的功能。現在國家很重視設計,2008北京奧運會顯示了平面設計在這次活動中所發揮的作用,從奧運會的標誌、吉祥物、獎牌、火炬,各個運動項目的標識。國家的興盛、發展需要設計的服務,也提升了設計的社會要求,這是相輔相成的。
現在很多設計不是設計,是繪畫帶代替它,用繪畫帶代替設計這是不對的。像招貼畫現在不是招貼,是現代派構成的繪畫。真正意義上的招貼,不管是政治招貼、文化招貼、工業招貼、商品招貼、都必須建立在這六個字上:醒目、識別、動情。
過程與結果,現在我們太講究結果了,急功近利,總想一下子成名,把過程給忽視了。學生時期主要學過程,在過程當中去感悟,增加知識,積累知識,沒有過程知識就不能很好的積累。
電腦與手繪,電腦是人腦組成的,現在的學生,手繪不做都用電腦設計,很僵化,這是電腦“新八股”。手繪是感情色彩,感情風格的融入,電腦不能解決全部,不能替代我們的大腦。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