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設計有形,品位無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07 10:20:56 | 文章來源: 深圳商報


  給新潮的科技套上一件復古的外衣,已成為這幾年來數字産品屢試不爽的設計手法之一——

  例如:通過超逼真的手機保護殼,將iPhone4搖身一變成老式單眼相機、計算器、半導體,或者遊戲手柄等“貌似”外觀帶來不一樣的跨界感覺。

  又如:你的手機或網路電話接上的不是藍芽耳機或有線耳麥,而是老式膠木電話外觀的聽筒,用它來煲電話粥的使用情境,帶給你的是既健康又有范兒的情感化愉悅。

  而像萊卡、佳能、理光等品牌的中高端數位卡片機,不走超薄、酷炫的設計路線,仍然延續了傳統光學相機的外觀元素、結構、材質與體量感,再配上一隻復古的真皮皮套,讓數字攝影過程平添了一分沉著與對膠片時代的懷舊情緒。

  包括像深圳浪尖設計有限公司去年被四川省博物院授權並委託設計的一款共振音響,外觀沿用了我國東漢時期“擊鼓説唱俑”的雕塑原型,讓傳統的物象之美與現代科技碰撞,無論關機靜觀或開機和著音樂播放的狀態,都體現出質樸的人文韻味……

  所有上述這些産品,或是對設計語言的推敲,或以附件設計添加的形式感,在一手伸向現代,一手伸向傳統的同時,使我們今天的産品看上去很美、用起來不乏歷史的淵源與情感的內涵,這樣的設計也似乎更能彰顯出使用者的品味。

  “什麼是品味?”——對於這個老掉牙的問題,我們從不同的視角去理解,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光從字義上看,“品味”這個名詞是格調與趣味的整合,而其中的“品”字依照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説文解字》中的解釋:“品,眾庶也。從三口。”

  “品”既與眾口有關,就有了不同的口感、口味之實;“品”亦與德行操守相關,古往就有棋品、詩品、書品、酒品之説;“品”的疊加更與“物”相關,所以在現如今就有了被“膾炙人口”的品牌、産品、商品和品鑒之別,也有了所謂的奢侈品、山寨品之分。

  “品”作為繁育萬物的主體,與“物”在《易經》裏被連綴稱之為“品物流形”,意為繁育萬物,賦予形體。“品物流形”這四字還被國內某家産品設計公司引用作為公司的名稱與設計理念,該公司這兩年所做的一些傳統與現代、意境與品位結合的設計探索非常有價值,並開始在米蘭設計周等國際設計舞臺上嶄露頭角……這是題外話。

  作為社會的人,其個體的文化知識結構、人生閱歷、社會等級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往往造就了品味與格調的差別,正如這幾年業界在“大設計”領域裏所強調的:設計體現的不光是視覺傳達、外觀、功能、交互等帶來的使用價值,還體現著情感等潛在的感知需求與對身份認同的滿足。設計的手法、出發點的多樣性也許會折射出不同的設計品位,但是,消費者品位的高雅與否並不能直接和品牌價值的高低、設計的奢華完全畫上等號。

  1983年,英國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舉辦過名為“品位——設計價值觀”的展覽之後不久,英國著名設計評論家史蒂文·貝利在其著作《品位:記一次有價值的設計展》中這樣剖析:“設計的原則其實就是品位的規則。對於品位的理解是任何成功設計所必需的部分,如果這意味著一切,那也就意味著可以被解釋為一個詞……品位即禮貌。”

  不同的品牌樹立了各自的品位與信任鏈條,也影響著社會人與人的信賴關係。試看在當今物欲橫流與品牌盛行的中國社會有這樣一類人群:

  遠到前兩年中國男足隊員們——他們的戰績雖然讓國人很糾結,但他們不論輸贏、也無睹于FIFA排名的滯後與波動,一如既往地對昂貴的高端名牌尤其是LV情有獨鍾:執著地在國外機場免稅店集體搶購,幾乎清一色地背著LV背包、拉著LV行李箱遊走于“不在賽場,就在去賽場的路上”。

  近到前兩周被網路、媒體圍觀的社會熱點,那個20歲的炫富女孩郭某某——因其在微網志上的“炫生活”:自拍展示其多款價格不菲的愛馬仕背包、代步的瑪莎拉蒂跑車、住的億萬豪宅別墅……而引發出一系列涉及機構與個人誠信的多重危機事件。

  從這些偽貴族身上,我們並沒看到他們所擁有高端商品的亮麗,看到的是拜金主義的膚淺與惡俗,以及盛裝之下掩飾不了的故作矜持與內心空虛。

  英國米德爾斯堡賽德大學工業和産品設計專業首席講師羅伯特·克雷在他的著作《設計之美》中説:“高雅的品味不應過多迷戀極端與奢華。”他還引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觀點,奢華視為一種病態,是對社會非常危險的舉動,對於奢華的炫耀很容易遭到廣大平民百姓的厭惡。

  設計追隨什麼?——時尚、潮流,還是為少數人設計?顯然這些都不是。

  在現代工業設計與機械美學觀念誕生之初,可批量化生産特性就決定了設計的信仰是為了創造平等,是為大多數人服務,而不是聚焦于對財富與權貴的追捧。

  設計師的社會價值在於摒棄浮華的表面文章,不再是以設計師的觀念先入為主,而是善於傾聽消費者的想法與回饋。設計是不斷修正的過程,最終用設計的結果與潛藏的設計師思維來影響消費者,引導他們如何去有理智、不盲從地消費。

  在資源短缺、自然與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設計一定要有節制,更要以可易用性、可能性的原則來指引消費者解決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秉承這樣的設計觀念,來提升大多數人的生活品質,強調可持續發展,反思設計與再設計的關係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設計是有形的,而品位是無形的。設計與品位在本質上都不能喪失自我,而要堅持正信,持守中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