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
設計的歷史是一部紛繁蕪雜的人類行為變遷和文化演進的歷史,無論在其歷史進程中發生了多少更疊、爭鬥和交融,我們總會看到一條清晰的脈絡,那就是:設計,總在探討如何更好地滿足我們的需求和關切、更尊重人性、更尊重人所在的週遭環境。隨著數字化時代新技術的發展和資訊革命的到來,未來的設計一定彰顯以下三個最基本的屬性(或特徵):綠色、虛擬和人性化。
有人或許會説設計的本質特徵是實用與審美的統一。當然,作為實用性造物,設計既不是一般的物質生産,也不是單純的精神生産,而是這二者的有機互融。實用是物品作為有用之物存在的最根本的屬性,對於實際生活而言,由於物品具有使用價值,能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因而合乎造物的目的性,合乎人的目的性。實用是物質的、技術的、功利的、限定的,它在人們的生活中構築了一個物質化的世界。但是,這種物質生産與一般的造物如鋼材、塑膠原料、平板玻璃等半成品不同,是通過藝術的方式設計的,它的物質形態必須具有審美價值。依靠審美的調整,實用的功利才能夠更好地、更完整地服務於人類,借助審美的表現,使人們在使用産品的過程中體驗到一種精神愉悅。因此實用與審美這二者應該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然而,在人類造物的歷史上,人們為實用的功能而丟掉精神審美的追求,為審美愉悅而丟掉實用功能的情況時有發生,其中的分分合合,構成了造物設計曲折的歷史。
實用與審美或者叫做功能性與審美性,是設計之永恒的終極目標,接下來筆者所要強調的是未來設計在這兩大終極目標之上的基本特徵。
一、基於生態學理論上的未來綠色設計及其特徵
綠色設計(Green Design)也稱為生態設計(Ecological Design),環境設計(Design for Environment)等。雖然叫法不同,內涵卻是一致的,其基本思想是:在設計階段就將環境因素和預防污染的措施納入産品設計之中,將環境性能作為産品的設計目標和出發點,力求使産品對環境的影響為最小。對工業設計而言,綠色設計的核心是“3R”,即Reduce, Recycle, Reuse,不僅要減少物質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而且要使産品及零部件能夠方便的分類回收並再生迴圈或重新利用。但是,未來的綠色設計,其內涵更為豐富。
基於生態學的意義,人類也是生態迴圈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人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按照自己的需要改變環境,但倘若人類的活動打破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極限值,生態平衡就會被破壞,甚至導致生態系統的大崩潰,即便不是徹底的崩潰,一定量的破壞也會招致我們生存的環境不斷惡化。人類設計的初衷是為我所用,從自然界攫取的自然資源被設計製造成為人類所用的産品或工具符號,人類被人為創造的人工自然引導進行生産、運輸、儲存和消費,忽視了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如若一意孤行,人類必自食其果。綠色設計考慮了部分的生態問題,但並沒有從本質上解決。
利用生態學理論彌補傳統綠色設計的局限,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指導未來設計,真正達到綠色設計倡導的設計目的。
生態學與設計學都是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邊緣學科,二者由於學科研究上的重疊與交叉,使得“生態設計”的概念應時而生,也在生態學界和設計界獲得共識。這也促使將生態學原理運用於設計,進而彌補傳統綠色設計的局限性成為可能,或者説未來的綠色設計 就是生態設計,也即利用生態學原理和思想,在産品開發階段綜合考慮與産品相關的生態問題,設計出環境友好型且能滿足人的需求的新産品。與傳統的綠色設計相比,設計轉向既考慮人的需求,又考慮生態系統安全,在産品開發階段就引進生態變數和參數權重,並與傳統的設計因素綜合考量,將産品的生態環境特性看作是提高産品市場競爭的一個主要因素。
二、虛擬設計是未來設計的重大趨勢
虛擬設計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是電腦圖形學、人工智慧、電腦網路、資訊處理、機械設計與製造等技術綜合發展的産物。在機械行業、産品設計和包裝設計領域均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虛擬設計對傳統設計方法的影響已逐漸顯現出來。由於虛擬設計基本上不消耗可見資源和能量,也不生産實際産品,而是産品的研發、設計、包裝和加工。其過程和製造相比較,具有高度整合、快速成型、分佈合作、修改快捷等特徵。未來的設計將從有形的設計向無形的設計轉變,從物的設計向非物質的設計轉變,從産品的設計向服務設計轉變,從實物産品的設計向虛擬産品的設計轉變。
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的虛擬製造技術,是在一個統一模型之下對設計和製造等過程進行整合,即將與産品製造相關的各種過程與技術整合在三維的、動態的倣真過程的實體數字模型之上。虛擬製造技術也可以對想像中的製造活動進行倣真,它不消耗現實資源和能量,所進行的過程是虛擬過程,所生産的産品也是虛擬的。
虛擬設計和製造技術的應用將會對未來的設計業與製造業(包含製造業的生産流程全過程,當然也包括其包裝設計環節)的發展産生深遠影響,它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為:1)運用軟體對製造系統中的五大要素(人、組織管理、物流、資訊流、能量流)進行全面倣真,使之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整合,為先進製造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廣大的空間,同時也推動了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2)可加深人們對生産過程和製造系統的認識和理解,有利於對其進行理論昇華,更好地指導實際生産,即對生産過程、製造系統整體進行優化配置,推動生産力的巨大躍升。3)在虛擬製造與現實製造的相互影響和作用過程中,可以全面改進企業的組織管理工作,而且對正確做出決策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例如:可以對生産計劃、交貨期、生産産量等做出預測,及時發現問題並改進現實製造過程。4)虛擬設計和製造技術的應用將加快企業人才的培養速度。我們都知道,模擬駕駛室對駕駛員、飛行員的培養起到了良好作用,虛擬製造也會産生類似的作用。例如:可以對生産人員進行操作訓練、異常工藝的應急處理等。
三、從尊重人性出發,人性化設計創造出更和諧的人-物關係
人性化設計就是以人的本質需要為根本出發點,並以滿足人的本質需求為最終目標的設計思想。而所謂的人性化設計就是指在設計的過程中以人為中心來展開設計思考。當然,以人為中心並不是僅僅片面的考慮個體的人,而是要綜合的考慮群體的人,社會的人,考慮群體與社會的整體結合,考慮社會的發展與更為長遠的人類的生存環境的和諧與統一。
人性化設計的角度是未來設計的主要出發點。目前,設計無論在功能或者形式上都出現了多元化的態勢,新産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美麗的外觀也讓人們在使用産品的同時感受到了美,滿足了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精神生活的需要。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們生活的各方面都是以改善自身的需要作為主要內容,現代設計對於“人性化”的體現也觸及到人們的生活的各個方面。人性化設計的目的和核心是“關愛人、發展人”,同時,“人性化”的內涵不會隨著時間、空間、地域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但“人性化”的表現是具體的,受時間、空間的轉變而變化,所以必須與具體的外部環境相聯繫。目前,“人性化”設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回歸自然的人性化設計情懷,在生活中儘量地選擇自然的材質作為設計素材。現代家庭裝飾設計中,把人與自然結合的設計思維受到現代都市人的廣泛青睞。2)體現人體工程學原理,以人體的生理結構出發的空間設計。如城市中隨處可見的電動扶梯、舒適的家居佈置、使用方便的家用電器等等。同時也把少數弱勢群體列入到設計的行列中,殘疾人坡道、盲道、老年人專用通道等使得整個社會感受到“人性化”的關懷。3)以人的精神享受為主旨的環境保護、和以人文資源保護與文化繼承為目標的設計。
“人性化”在未來設計中深層次的體現就顯得意義重大,不能以短暫的、靜止的目光去理解,而要放眼於全人類的發展。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經歷了第一個階段的懼怕自然,第二個階段的征服自然,到如今第三個階段,強調的是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的生存面臨著許多重大的難題,如能源危機、生態平衡、環境污染等。如果現代設計沒有把這些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問題作為設計的標準,最終就會導致人類自身的滅亡,這也無疑給“由人性化”設計的“以人為本”理念蒙上了一層陰影。
結語
當然,這裡陳述的綠色、虛擬和人性化,也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關於這一點,在這次“綠色之辨——2010年綠色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與會諸多專家都持類似觀點,靳埭強先生也這麼認為。未來的設計,即是對生活創造性的詮釋,正如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思洛所言,人具有幾種不同層面的需求,當人們忙於解決生存問題的時候,是談不上什麼設計的,所能考慮的僅僅是一個容身之地,也難以有對美的更多追求。當生存得到滿足之後,人們便開始追求生存的更高境界,那就是更美好的生活。
在生活中人們懂得了怎樣使周圍環境變得更加賞心悅目,並追示更高的生活情調。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而設計就是一個對生活的創造性系統再現。生活是設計的基礎,為設計提供源泉與素材;設計是生活的需要,為生活帶來方便與情趣,創造出符合人類生理、心理、精神需求的環境。我們的設計師應通過認識與感受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發現其中蘊含的哲理,從而科學而客觀地認清自己,找到人類真正的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活與設計的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