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國家設計中心的"夭折"與'新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28 10:10:20 | 文章來源: 經濟觀察報

本應在去年12月份推出的“國家設計中心”,即將被新的“産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所代替。

在2008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下,商務部一直積極尋找提高中國出口競爭力的方式。去年計劃力推中國5座城市打造 “國際設計中心”,便是舉措之一。其目標是讓中國企業不再僅僅只做代工(OEM),還要介入更上端的産品設計鏈條(ODM),將以前國外掌控的環節儘量拉到國內來。

而此次“國家設計中心”升級為“産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意味著商務部提出了更為大膽的計劃,即不僅要做設計,還要介入後期的産品行銷和國內外銷售渠道的鋪設。

“這是一種完善和延伸”,商務部一位官員説,這項工作由商務部牽頭,科技部、工信部和財政部等橫向聯合。目前已經到了會簽階段,最快將在6月底發佈。

變的和未變的

這個概念的提出者國際貿易學會副秘書長許京認為,“中國製造最核心的問題不只出在設計這一環節,更重要的是行銷,在國外沒有渠道,最終的定價權還是別人的。”

去年的“國家設計中心”是計劃在5個城市做,“當時是根據區域和産業集群的特點直接確定的,溫州、上海、東莞、廈門、成都。”上述商務部人士説,“這一次是要按照標準來選定,即這個城市出口量的大小,出口帶動的就業人數以及産業的提升程度。”

掛牌的程式上也發生了改變。對於符合標準的城市,許京介紹,原來是先給牌子,現在是先做,看各個地方的成績如何,然後再掛牌。

他説,“産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的爭創估計要到2011年一季度正式掛牌,原則上是一個省一個,但也可能是有的省兩個,有些省空缺。

關鍵環節資金支援已經和財政部協調完畢,包括支援方式、金額都基本確定下來。“金額支援不會小。”許京説,資金的使用大概有四個方面:一是海外設計師資源的引進;二是未來人才的培訓;三是未來海外渠道的拓展,參加展會;最後是引進與設計相關的一些設備。

中央和地方資金配套的比例基本是“1:1”或者“1:2”。

“紅軍來了”

不久前,許京和商務部的官員剛剛從巴黎、米蘭和巴塞羅那等地飛回來,到這三站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引進海外設計師;第二是嘗試在海外建自己的銷售合作公司。兩條線,屬於産業鏈的兩端。

許京説,跳開擋在前面的大貿易商,直接面對終端,這樣可以再提高30%的利潤。這30%,足以消耗目前成本的增加。所以,建立中國自己的行銷渠道是這個中心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未來,國家在海外建立若干個“行銷的航空母艦”,突破點就是在紐約、巴黎這樣的城市建立自己的中國精品店、旗艦店。

而“産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的建立,就是為中國這些海外旗艦店做後盾。品牌的選取也將採取國外流行的“買手制”,而不是國內慣用的評選方式。

“産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這個國家搭建的平臺,前端的設計師環節將不是點對點的,而是任何企業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找設計師。最後的考核也是拿銷售量來説話。

商務部在調研中提到 “産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這個項目時,很多企業看到了希望,他們説,“紅軍來了。”

“紅軍來了是好事,不過地方政府要把握住的一點是最終什麼是政府該做的,什麼該留給企業去做。最終是要用國際化的團隊來規範國內。”許京説。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