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日本包裝設計的特色與成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13 13:14:55 | 文章來源: 設計之家 翟音

 

3. 環保理念在包裝設計和製作中處處體現

日本是個島國,地少人多,內在的資源危機使他們形成了很強的環保意識。這種環保意識是政府及其相關組織、教育和民眾意識覺悟的結果。它反映在日本民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樣,在包裝設計中,設計師自覺地考慮到環保因素,成為他們常態的思維方式。在設計實踐中對材料的選擇和開發上,均以不污染環境,易於回收再利用的材料為首選。

二、 解讀設計産生的背景和原因

1. 日本設計教育中形態學、傳統圖形學和感性工學的深入研究是關鍵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我們可以追索這種設計産生和實現的背景。日本學者對現代設計基礎教育作過深入的研究,並逐漸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論和方法。他們曾對西方的構成主義造型思想和色彩學作過深入的研究和演繹,以日本特有的細分觀念,構築了所謂的“三大構成”教育體系;同時,他們沒有放棄對東方的傳統圖案學的研究和演繹,諸如以“和服”服飾為軸心的傳統圖案與加工工藝(諸如草木染、扎染、刺繡、手繪等)的研究,這種將傳統圖案學與形態構成學並舉的研究方式,必然呈現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的格局。

此外,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以消費需求為導向的産品開發模式漸為主流。因此,對所謂的“感性工學”理論體系的研究在日本日趨成熟。它實質上是一種運用工程技術的理念與手段來探討“人”的感官與“物”互動之間産生的不同“感受價值”及其關係。在産品設計領域,它將人們對“物”的感性意向定量地表達出來,並與産品特徵相關聯,設計出符合人們期望的産品。

2. 多元文化的環境和自強的民族意識,催生了設計中“日本味”的形成 在日本,不難感受到根植這方水土的多元文化,有完全拷貝歐美的事物,有古代中國傳入的“禪境”意味,也有純日本的質樸與華麗,更有新近爆發出來的“日本時尚”。然而,能夠引起筆者注意的仍然是具有“日本味”的東西。揣摩著這些“日本味”的成型,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這個民族強烈的本土歸屬意識和他們特有的集體理念——這種意識能夠催生共同的精神、近似的品味。

在“日本味”的共同美學精神驅使下,在競爭導致的原創意識強化的社會條件下,在對設計師原創非常尊重的氛圍中,日本設計師用心地在傳統平臺上發揮他們“再創造”的能力。譬如對傳統材料的再開發和再加工,使之産生新意。運用新時尚的意味重新將那些細緻的圖案大量印製在和紙上,再將這類和紙用於未來的設計,這樣使“日本味”一直保持著活力和變化。

這種不斷發展的“日本味”在日本包裝設計中呈現出明顯的視覺特徵。傳統設計中的很多語言,在現代的包裝中都有體現。就圖案而言,主要以抽象為主,題材以植物圖案(梅、櫻、藤、菊)、動物圖案(龍、鳳、魚、鳥)、器物圖案(碟、扇子、團扇、茶道具)、麻葉、網眼和龜甲以及傳統的家徽和幾何圖案為主。此外,在和服和古代婦女頭飾中使用很多的“結”的元素,在包裝中都有很好的運用,並作了新的演繹和變體。而圍繞著“日本傳統色”的應用,從傳統繪畫、圖案、服裝、食品等領域中産生了一系列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色彩語匯,並在包裝上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色彩。

當然,比較完善的廣告和行銷學的體系、強大的基礎工業、發展比較健康的傳統手工藝體系,也是設計理念得以實現的保障。這對“日本味”的實現——傳統文脈的延伸與出新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