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收藏價值的泥塑作品可以分三大類,第一類就是名家名作,是由著名藝人、著名的工藝美術大師等創作的作品;第二類就是那些瀕臨滅絕的、瀕臨失傳的泥塑品種,比如兔兒爺,這是中秋節用的,兔子山的作品現在很少生産了,市場上較多的是複製的,那麼原作品收藏價值就比較高;第三個就是現在各地生産的精品,那些粗製濫造的和地方特色比較弱的,收藏價值相對就較弱。
現在一般對泥塑作品的評判可以掌握兩個基本的標準,一個是它的審美標準,就是一定要體現它的藝術性,可以分析它的造型,分析它的色彩,包括表現的題材,這就需要不斷的提高收藏者的鑒賞水準;第二個標準就是品質標準,品質標準主要是指泥塑的工藝、材料、他們所造成的作品的特性。
在收藏方面除了我們掌握評判標準、掌握鑒賞標準以外,還要注意保存,防潮、防震這是最基本的常識。此外,因為泥玩具牢度很差,所以最怕的就是水,因此要注意好防潮、注意防震。最後一點就是一般的收藏家不太注意的問題,就是要注意避光。民間泥玩具的很多色彩都是品色,品色很怕光,所以最好將其裝在一個避光的環境裏保存。在投資方面,目前有很多泥塑作品的作者已經不在了,此外有些品種已經面臨著失傳,不再生産了,這樣的東西相對來説其經濟價值就會比較高。本報綜合摘編
高密泥塑的歷史
高密泥塑起源於明代萬曆初年,原由高密聶家莊一戶窮苦藝人從捏鍋子花開始;經過本莊藝人們世代相傳,使其由粗到細,由簡單造型到複雜結構的生産演變,發展成為現在的形、色、聲、動俱佳的民間工藝品。主要産品有“叫虎”、“搖猴”、“搖蟬”、“叫雞”、“座獅”、“泥娃娃”、“牧童”、“花姑”、“梁山伯與祝英臺”、“劉海戲金蟾”、“八仙”等70多個品種。這些産品自進入市場以來,久銷不衰,供不應求。高密泥塑粗獷豪放,構圖完整,色彩艷麗,獨具一格。因此,在參加全國舉辦的民間工藝美術展覽中連連獲獎,被收入《中國民間工藝大典》,曾到9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展出,還被宋慶齡基金會收藏,並作為禮品贈給外國貴賓。
高密泥塑的風格
高密泥塑造型憨樸,著色濃艷,在全國泥塑中別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靜有動,並多能逗趣、發聲。不少作品動靜結合,形聲俱備,雅拙中透精巧,憨樸中顯靈秀,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其中“叫虎”豎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紅大花,額涂硃筆“王”,既威風凜凜,又嬌艷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嘯聲發出。一物在手,平添無窮樂趣,實屬國內泥塑中罕有之佳品。本報綜合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