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東湖屈原像:35年前重生

東湖屈原像:35年前重生

時間: 2014-03-14 08:48:46 | 來源: 漢網-長江日報
雕塑 >

檔案   東湖屈原像   創作時間:1954年 完成時間:1956年(原作) 1979年7月(復原)   作者:周桐、黃光益復原作者:謝從詩、陳國萍   東湖西北岸的行吟閣前有一座屈原雕塑,是東湖乃至武漢的顯著標誌。雕像于1956年建成,創作者為周桐與黃光益。1966年,它被“紅衛兵”損毀,換成三位“工農兵”。直到1979年,因葉劍英吟的一首詩,復原屈原像才提上日程。

近日,記者拜訪了老雕塑家楊林與復原者之一、雕塑家謝從詩,他們向記者講述了東湖屈原像從建成到重生的故事。

讓雕像成為東湖的“主角”

據楊林考證,1950年12月,中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將東湖辟為城市風景區。次年2月,在時任東湖風景管理處副處長萬流一的主持下,行吟閣、屈原紀念館、朱碑亭、長天樓等人文景觀相繼建成。但萬流一仍覺得風景區缺少“主角”,他提出設想,在東湖行吟閣前立一座屈原雕像。

1954年,年輕雕塑家周桐被推薦到東湖雕塑室,與同事黃光益一起開始屈原像的創作。1956年,屈原全身像完工,矗立於行吟閣前,與其形態相同的胸像被安放在屈原紀念館門前。

泥稿曾獲首屆湖北美展三等獎

1956年10月,周桐與黃光益的雕塑作品《屈原像》(全身像和胸像)入選湖北省首屆美展,獲三等獎。獲獎作品正是東湖屈原像的小樣泥稿。

楊林回憶,多年前周桐曾對他談起,自己設計屈原形象煞費苦心。“他夜以繼日地思索,揣摩著屈原被流放之後憂國憂民、悲憤難抑的情緒,表現他漫步沙渚、行吟澤畔的神態。”周桐構思了幾種樣稿,還曾到中南美專邀請同行座談。

謝從詩評價,這件作品代表了那個時代創作的高水準,“屈原面容凝重,行吟的姿態精準,衣褶向後飄動,好像被湖上的風吹起,與周圍的環境與特定的情境結合得非常好”。

反“四舊”時被“工農兵”替下

1966年5月,“文革”反“四舊”,屈原像被紅衛兵砸毀,換上“工農兵”雕像,“行吟閣”改名為“紅旗閣”,屈原紀念館也被毀壞。因為“工農兵”有三位,原有的臺基容不下,再造者只好將臺基包裹一圈水泥,使其頂面面積增大。

周桐曾向上級建議,湖邊風大,屈原像的基座一定要厚實,西方的雕像也都是這樣。這句話成了他崇洋媚外的罪狀和證據,他也因此被打成右派。

謝從詩回憶,“文革”之後,東湖景區曾想過復原屈原像,但怕犯政治錯誤,誰也不敢下令拆除“工農兵”。1979年4月,葉劍英遊覽東湖,行至行吟閣時,提筆作詩:“澤畔行吟放屈原,為伊太息有嬋娟。行廉志潔泥無滓,一讀騷經一肅然。”正因此詩,重建屈原像被提上日程。

當月,根據市委指示,為迎接日本大分市代表團來武漢(東湖)參觀,東湖雕塑室的謝從詩與陳國萍承擔了恢復屈原雕像的工作。“工農兵”像隨後被爆破拆除。

依原作頭像復原全身

重建屈原像,參考資料只有一張原作正面照,後來又在梨園梨樹林中找到屈原胸像的頭部殘塊。謝從詩等先用泥巴復原了頭部,由此推測,還原了屈原的全身,再依據炸開後裸露的原臺基寬度,確定了人物跨步步幅。謝從詩透露,相比原作,復原後的“屈原”頭身比例由1:7變為1:8,身材更加高挑,更符合人物的氣質。

“只有3個月時間,任務相當緊迫。”謝從詩説,為了如期完工,他與陳國萍夜以繼日地工作,陳國萍還因此胃出血。1979年7月初,屈原像復原完成。  作者認定曾起爭議

2012年3月,《武漢春秋》總第93期上,馬肇剛撰文《黃景賢與武漢現代早期的城市雕塑》,文中稱:“武漢東湖屈原雕塑像、運動員、大象,漢口中山公園的天鵝池組雕、少年足球石雕像皆為青年雕塑家、印尼歸國華僑黃景賢精心創作。”

文章刊出後,引起知情者的質疑與指責。雕塑家楊林、謝從詩、程林森以及周桐家屬等知情者紛紛拿出證據,證明這篇文章的內容並不屬實。2013年2月,楊林在《武漢春秋》發文《周桐與他的東湖屈原雕塑》,對馬文進行駁斥。馬肇剛一直保持緘默。

楊林認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批判“個人主義”,公共藝術作品不允許署名,之後對公共雕塑作者的史料整理工作缺失,老雕塑作者的認定易生爭議。他們呼籲,儘快建立公共雕塑署名機制,讓雕塑家得到應有的尊重。

記者彭年 攝記者宋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