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何鄂:用雕塑表現心靈感受

何鄂:用雕塑表現心靈感受

時間: 2014-03-13 13:11:39 | 來源: 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雕塑 >

何鄂是一個很難得的中國當代女雕塑家、是世界上難得的優秀女雕塑家。她在敦煌待了12年,其間,她吸吮了祖國民族文化的乳汁,使自己在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成長起來,成為非常傑出的雕塑家。民族傳統大家都在關注,但要深入傳統,化為自己的東西需要花費很大的心血,她是有心人。她通過觀察、臨摹和研究,感悟到民族文化的真諦、民族文化的精華,把民族文化融化到自己的血液裏去,融化到自己創造的生命裏去。

她發揚民族傳統和借鑒西方現代藝術。這兩者並不矛盾,關鍵是作有機的融合,她融合得自然、巧妙,形成自己的風格。

可以看得出,她的創作受20世紀羅丹到亨利摩爾的影響,但她把這些養料吸收過來,無生搬硬套的東西。如何把兩方面的好經驗和民族文化的根與自己的創造結合起來,是一個很難摸索的過程,這一點何鄂做得非常好。

何鄂的作品,感情非常真切,不矯揉造作,她的雕塑,不論大的小的,都是有氣勢的,即使表現母親,表現兒童,著眼點都是小中見大,非常親切又非常有氣勢。雕塑能打動人,感情真切最重要。她的為人處世都表現了真實的內心,這也是她的藝術能打動人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藝術創作中,即使有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即使運用了外來藝術的經驗,即使有高超的技巧,但感情不真切卻不行。那些都是外在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感情的真實,她到了創作的第二階段,特別是第三階段,表現生命、表現感悟、表現真實的感情、表現心靈的感受,她的藝術作品一下就上去了。從漸悟到頓悟,感情表現真實、自然。藝術創作真切地表達了她的生命體驗。

雕塑感是一個歷史積累的概念,也是寶貴的經驗,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塑,古埃及的雕塑,亞非地區的古代藝術,中國傳統的雕塑,中世紀、文藝復興、羅丹、馬約爾、布爾德爾以及南美洲的雕塑,風格不一樣,卻都共同具有雕塑感。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可以從山上摔下來,也打不碎。有人比喻雕塑感是麻袋中裝馬鈴薯,內斂外放,有一種張力。到了20世紀,雕塑的體量感被消解了,雕塑感的概念發生了變化,但體量是古今中外雕塑很重要的原則,至少寫實的雕塑是如此。何鄂的作品有飽滿的張力,體量感很強,但也有女性的東西在裏面,有柔性,柔美包含在裏面,是剛中有柔,她的作品能把我們吸引住進入它們的內層,去回味、咀嚼,以致心靈受到震撼。

藝術名片

何鄂,1937年生於上海金山,1955年畢業于西北藝術學院美術系雕塑專業。曾任甘肅省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委員、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等,現任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特聘雕塑家、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環境藝術專業委員會高級專家顧問、甘肅何鄂雕塑院院長等。

大型城市雕塑《黃河母親》(花崗岩)獲“全國首屆城雕優秀獎”、2009年獲建設部、文化部頒發的“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繡花女》(粗陶彩繪)獲“劉開渠雕塑藝術基金獎”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巨型城雕《成吉思汗雕塑群》(五組青銅像)建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成吉思汗廣場,2006年獲“全國城雕年度大獎”;《海》(青銅)2009年建於江蘇宜興市,獲“徐悲鴻獎”;《花兒》《深情》《生命·涌動》《希望星辰之二、之四、之五》由中國美術館收藏; 2010年《巨匠》(青銅)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收藏;《厚土系列·黃土》入圍2013年中央電視臺雕塑大賽;《黃河母親》(合成)參加“國博百年·中國雕塑百年作品展”;《夢境》(青銅)永久存放于美國堪薩斯州奧弗蘭帕克市中美雕塑園;《希望星辰》(青銅)參展法國2013盧浮宮國際美術展獲評委獎。

出版有《何鄂雕塑藝術》畫冊、《青銅祖先和草原後代》畫冊等。1993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09年獲甘肅省委、省政府頒發的“文藝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終生成就獎”等。

<  1  2  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