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在拆除列寧雕像
蔣潔
伴隨著一波又一波示威活動,烏克蘭反政府示威者同時掀起“推倒列寧雕像”的浪潮:去年12月反對派拆除首都基輔最後一座列寧像,用一個金色馬桶取而代之。據報道,危機爆發至今已有約100座列寧雕像被毀壞。
抗議者為何要對列寧雕像“撒氣”?列寧雕像如今在俄羅斯和前蘇聯國傢具有什麼象徵意義?新華國際為您解讀。
【和“蘇聯”説再見】
據俄羅斯列寧像統計組織“列寧紀念碑”的報告,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有100多座列寧雕像和紀念碑被毀壞。
其實,在最近爆發的示威活動之前,列寧雕像就一直是烏克蘭政治左派和右派之間的微型戰場。俄新社報道,2009年至2012年之間,12座列寧雕像被大錘擊打毀壞、被彩彈槍噴射、或是被戴上兔子面具。
這一幕並不令人感到陌生。在20多年前東歐解體時,許多前蘇聯國家都盡一切可能迅速拋棄其社會主義歷史,列寧雕像被大批移除或破壞,把“去列寧化”視作“去蘇聯化”的重要一步。在著名電影《再見,列寧》中,就出現了東德用直升機把城市裏的列寧雕像吊走的鏡頭。
此次烏克蘭動蕩的核心問題是“東西之爭”,“脫俄入歐”是示威者的核心訴求。於是,親西方的示威者選擇用推倒列寧像這一最具象徵意義的手段來表達與烏克蘭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這段歷史的分割。
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25日就烏克蘭各地發生的拆除列寧雕像事件發表評論説,拆除列寧紀念碑,是拆除歷史記憶。他説,烏克蘭發生的事件是“政治切爾諾貝利”,其危險程度不次於核事故。
【歷史和文化遺産】
布爾什維克1917年奪取政權時,就開始用革命英雄的雕像來取代沙皇的雕像。列寧的雕像在其在世時就開始建造。
第一座列寧雕像于1924年在莫斯科州的諾金斯克建成。經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建設浪潮,列寧雕像遍佈蘇聯及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各個角落。雕像數量之多、分佈之廣已經達到幾乎無法準確統計的程度。
俄聯邦文化遺産保護局統計,目前全球大約有3200多座列寧雕像,其中有2100多座在俄羅斯境內。蘇聯最重要加盟共和國之一的烏克蘭境內的列寧雕像數量僅次於俄羅斯。
在俄羅斯,列寧雕像被視為文化和歷史遺産,屬聯邦或地方所有。俄羅斯文化遺産法允許租借和購買歷史文物,其中也包括列寧和其他文化名人的雕像。在沃羅涅日,曾有一位擁有列寧和普希金雕像的商人在破産後打算把這些雕像拍賣出去。但由於公眾對此強烈抗議,最終只能由政府出面收購。
列寧雕像只有經過俄羅斯政府的特許才能拆除或移位。同時,必須先進行文化歷史鑒定,相關費用由要求拆除或移位的人承擔。不過,具體的鑒定方法至今還沒有制定出來。
【民眾心態趨理性】
俄羅斯大多數城市目前還豎立著列寧各種造型的雕像,然而破壞事件時有發生。2009年4月,在聖彼得堡芬蘭火車站前廣場上的列寧銅像遭局部炸毀。
“這不是年輕人的惡作劇,而是那些仇視列寧的右翼極端民族主義者所為。”一名俄羅斯官員在這起事件發生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説。
在一些俄羅斯年輕人看來,既然社會制度和國家性質已經改變,再保留列寧塑像、紀念碑,甚至是紅場上的列寧墓都是很不相稱、很不合適的。
不過,新華國際前駐莫斯科記者魏良磊説,雖然俄羅斯信奉的主流價值觀已經改變,但總體來説,對列寧持極端親、仇態度者是少數,絕大多數俄羅斯人心態平和,已逐漸走出蘇聯解體之初那種濃烈的政治情緒,回歸一種對過去時代更加包容的理性思維。對今天的多數俄羅斯人而言,列寧和他的陵墓、雕像只是廣場、大街小巷上的普通景觀,代表俄羅斯的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