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全媒體“立”起來 雕塑大師設計“媒立方”

全媒體“立”起來 雕塑大師設計“媒立方”

時間: 2010-12-22 17:23:56 | 來源: 四川線上
雕塑 >

一週前,著名雕塑家、四川雕塑藝術院名譽院長譚雲得知全媒體中心即將成立,主動提出要把全媒體中心的平面LOGO立體化,他將設計一個“媒立方”雕塑,獻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中心。“全媒體成立之後,新聞越來越立體化,LOGO不能也是平面的,也要立起來。明年1月,這件特殊的禮物將由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中心珍藏,成為全媒體“立”起來的標誌。

感嘆 都有點跟不上時代

今後的全媒體將綜合運用多種媒介和終端,以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載體,全時段、寬受眾、立體化地進行資訊傳播。聽到這些,譚雲感嘆道:“在我們藝術圈子裏,我可能是最早接觸電腦的了,從386就開始了。”説這話時,譚雲加重了“386”這個數字。上世紀90年代,手機的前身“大哥大”進入中國,那時譚雲就對自己的兒子説:“這個以後肯定不僅僅是電話,還會是個人終端。”

應該説譚雲的預言很準確,“2000年以前的變化還能想到,最近10年的變化則完全想不到。”最大的變化當屬網路,在最開始接觸網路時,譚雲到中國雕塑網上去,整個網站有關雕塑作品的網頁都非常少,而現在一件雕塑作品就有非常多的網頁。譚雲説,現在網路已經成為他重要的資訊獲取渠道,看書、看部落格、看新聞,這些基本都在網路上進行。對於現在流行的手機報,I-phone視頻,譚雲坦言:都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觀點 全新模式的體驗

剛讀大學時,平媒是譚雲最主要的資訊渠道,他曾為撿到一本泰戈爾的《沉船》高興半天。“那時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太少,報紙沒有現在這麼多,新聞資訊就更少。”

如今,資訊爆炸的時代來臨,web2.0的時代來臨,網頁、視頻、微網志……在這些面前,譚雲並沒有放下報紙。“報紙有它的好處,隨時可以看,有一種體驗感。”譚雲説,平媒和網媒就好像戲劇與電影,戲劇更注重於現場感,電影則是虛擬感,電影出現後,戲劇沒有消失,而是在內容上進行了轉換,報紙也會一樣。

譚雲眼中,全媒體應該是一種結合了各自優勢的全新模式,最好是能既有技術工具帶來的快捷,也要有傳統報紙的體驗感。“就好像哈利·波特電影裏的那種報紙,能拿在手裏,畫面還會動。”得知現在的Ipad完全能做到這一點,譚雲高興地説:“這就是我想要的全媒體!”

視覺 一種多維感來表達

“媒立方”雕塑,花了譚雲不少時間來構思,它的雛形是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中心的平面標誌。標誌由三個M組成,形似一個魔方,這三個M,即表示天府早報、四川線上和華西手機報的媒體組合,還有“立方”的意思,如何讓平面的標識真正立起來,譚雲費了一番思索。

“網路新聞的優勢是速度快,虛擬空間大,報紙則有一種實體體驗感,更像我們雕塑給人的感覺。”譚雲説:“媒立方”作品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虛實結合的感覺。同時,全媒體結合各種媒介和終端,“媒立方”也要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多維感,來表達這一層含義。更考驗設計能力的是,在表現虛實結合的同時,要讓作品有一個整體感,不讓任一面産生孤立感。

最終,譚雲設計出了一座邊長60釐米的正立方體雕塑,用不銹鋼製作。目前,設計圖紙已經繪出,只待製作方完成。

早報記者雍興中攝影趙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