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古代書畫回暖雕塑藝術走俏 從春拍看行情

古代書畫回暖雕塑藝術走俏 從春拍看行情

時間: 2010-04-20 17:00:38 | 來源: 中國雕塑設計藝術網
雕塑 >

2008年春季拍賣已近尾聲。回顧這一季拍賣市場的整體情況,會發現國內的藝術品拍賣依然處於一個發展的良性通道,只是市場內部不同種類拍品的行情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古代書畫市場回暖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在2008年前中國書畫拍品成交價格排行榜前100位中,中國古代書畫作品佔到了33件之多,在排行的前10位中也佔據了7位,並且排行榜的前5件均為古代書畫作品。在作品的成交價格上,突破千萬元的作品已達5件之多。而宋徽宗的《臨唐懷素聖母帖》更是突破了億元大關,讓整個書畫市場為之一震。業界紛稱:自2005年遇冷以來,一直波瀾不興的中國古代書畫市場今春集體變暖。

4月份台北藝流國際拍賣公司推出了宋徽宗的《臨唐懷素聖母帖》,這件《臨唐懷素聖母帖》是宋徽宗臨唐朝大書法家懷素的《聖母帖》行草長卷。據介紹,這件作品原為清宮舊藏。最後一位藏家是居留在美國的華裔收藏家。這件國寶級的珍品在拍賣現場經過了藏家長達5分鐘的激烈爭奪最終以1.28億元港元成交。不僅刷新了《赤壁圖》創下的紀錄,也創造了中國書畫拍賣價格的世界紀錄。

香港蘇富比春拍推出的幾件作品均以高價成交。乾隆、董邦達的《中秋帖子詞卷》手卷(1744年作)成交價高達3648.7125萬元,清乾隆禦制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玉冊也以690.7925萬元成交。中國嘉德2008春季推出了“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拍賣古代書畫作品180件,其中成交量為128件,成交率為71%,總成交金額為15535.52萬元。在本場拍賣會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有2件拍品的成交價突破了3000萬元以上。惲壽平的《載鶴圖》以3996萬元成交;八大山人的《瓶菊圖》以3136萬元成交。而西泠拍賣推出的392件古代藝術品分為明、清兩大專場,其中不乏重量級作品,也在拍場上得到了買家們的積極響應,八大山人《個山雜畫冊》以2352萬元的佳績拍出。

雕塑藝術拍市走俏

雕塑作品的拍賣,在春秋兩季的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雖然可以説一向是常見的品種,但是,一般各家拍賣行徵集的拍品都不多,可謂聊勝於無的小品種。不過,近年來經過一些機構和拍賣行的推動,雕塑拍品的徵集已經逐漸成為一種風氣。尤其是今年,從春拍中可以看到各家拍賣行都紛紛涉足雕塑的拍賣,更有有的拍賣行採取了力度更大的舉措,西泠印社拍賣行,今春專門推出了當代雕塑專場。而同期舉辦春拍的上海嘉泰、上海天衡、上海道明、上海泓盛、上海鴻海5家拍賣行中有4家紛紛推出了雕塑板塊。

西泠印社的當代雕塑專場拍賣會上,曾成鋼、展望、向京、魏小明、蔡志松等中年雕塑家和潘鶴、劉士銘等老一輩雕塑家共拿出67件作品,總成交額達1000余萬元,成交率高達96%。

今年北京一些拍賣行大打“國際牌”概念,如華辰特別設置了“西方油畫雕塑專場”,分類拍賣來自西方的藝術品。翰海在其“亞洲當代藝術”專場中收錄了很多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雕塑作品如北川宏人、尺氵尺厚彥等藝術家的作品。

儘管在國內市場不溫不火,海外拍賣市場的中國雕塑作品卻受到收藏家們的廣泛關注。2005年蘇富比秋拍,蔡志松的作品《故國·風1號》青銅版第九件以66萬港元的成交價創當時內地雕塑家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最高紀錄。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朱銘的《太極——大對招》兩件以1488萬港元拍出,創下中國當代雕塑的拍賣新紀錄。

據了解,在已成交的高價雕塑作品拍賣中,收藏家大多來自外國。外資儼然成為中國雕塑市場的主力軍,撐起了中國雕塑市場的大半片天。

瓷器成交更活躍

本季春拍,縱觀多家拍賣公司的瓷器成交結果,與書畫、油畫和當代藝術依然保持良好市場態勢相比,瓷器雜項的成交情況更為活躍,一些價位相對較高的拍品,如估價數百萬至千萬左右的拍品,其成交率反呈活躍之勢,由此成就了不少高價拍品。

北京翰海的清乾隆《粉青釉描金鏤空開光粉彩荷蓮童子轉心瓶》以2133.6萬元成交,這也是今年內地春拍成交價最高的一件。此件轉心瓶曾在1997年翰海秋季拍賣會以264萬元成交,時隔12年後它又出現在翰海2008春季拍賣會上,而且成交價格達到了2133.6萬元,足足上漲了8倍。

中國嘉德推出的南宋《官窯琮式瓶》成交價為2016萬元。這件官窯琮式瓶曾經兩次出現在瀚海的拍賣會上:一次是1995年,當時的估價為諮詢價,最終以902萬元的高價成交;第二次是2006年,那次的估價為800至1000萬元,成交價提高到1650萬元,增加了748萬元,相當於平均每年增值了68萬元。而今年這件琮式瓶再次亮相嘉德春拍,在兩年之內價格也再次增加了366萬元。由此可見,長線收藏精品可以獲得可觀的利益回報。

此外,匡時推出的清中期《翡翠觀音》,經過藏家的激烈競拍,最終以1814.4萬元成交,高出最高估價2倍。北京長風推出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以1344萬元;嘉德推出的清乾隆《釉裏紅團龍紋葫蘆瓶》,以400萬元起叫,經過數位買家的競價,最終以1232萬元的高價落槌。

瓷器板塊中,今春超過百萬元的有不少,匡時國際有15件,中國嘉德過百萬元拍品的共13件,北京翰海也有13件,北京誠軒有12件,北京長風有10件,北京保利和北京華辰分別為7件和6件。而從成交率看,匡時平均成交率高達83%,中國嘉德的兩場瓷器專題,平均成交率為79.5%,之後依次為北京翰海69%,北京長風67%,匡時國際66%,北京誠軒63%,北京保利49.03%和北京華辰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