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8/9/27/20189271538014008707_339.mp4

何以中國——陶的生命

時間: 2018-04-12 | 片長:00:03:18 | 來源: 藝術中國 何以中國 > 何以中國——陶的生命

For English version, please click here

【陶的生命】

“泥沙入手經摶埴,光色便與尋常殊”。一捧泥土,以手捏塑,和泥、捏造、入窯、淬煉、成器,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演化出萬千姿態,這就是陶器,中國最古老的工藝品之一。

陶器最早用於日常飲食、盛儲的需要,後延伸至祭祀、隨葬、審美等功能。新石器時代,中國古陶從紅陶、灰陶、彩陶、黑陶過渡發展至白陶,或素胚或伴有動物和幾何紋飾,諸多器型如陶盂、平底碗、罐、雙耳壺等沿用至今。

陶成就了秦磚漢瓦、土木之功的美譽,成就了秦兵馬俑的氣勢恢宏,漢説唱俑的惟妙惟肖,更成就了唐三彩的震古鑠今。宋以後,陶器的風華逐漸被瓷器掩蓋,但中國人對陶的親近與喜愛從未減少。

中國人愛陶,皆因那份“人器合一”的精神和對陶土生命感的尊崇。“陶情適性、樂樂陶陶,遣興陶情”,君子也常借陶懷釋意興,陶冶情操,修煉心性,沉澱“厚德載物”的品格。

陶器發展至今,仍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用於飲茶、餐食、裝飾等。當代陶藝家們更是尋根問源,提煉陶土厚重、柔軟、堅硬、質樸的語言,讓這一古老的藝術在當代重獲新生。正是“秉地土之氣,反璞而歸真,全大宗之樸,守真正之源。”


【何以中國】

  在21世紀全球化潮流之中,什麼才是中國?

  哪些是我們幾乎遺忘的民族記憶?

  哪些是在世界文化潮流中,當代中國的精神特質?

  我們將基於什麼來創造中華文明在世界中的當代貢獻?

 “何以中國”系列短視頻節目立足中國歷史,尋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下的復興,探尋通往中國文化深層精神內核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