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昂斯
美國當地時間上週五淩晨,美國歌手碧昂斯(Beyonce)的第五張錄音室大碟悄無聲息地登陸iTunes。沒有預發單曲,沒有任何宣傳,沒在電臺或者電視臺等任何渠道播過新歌。總之,這次驚喜來得毫無預兆。
更重要的是,這張名為《Beyonce》的專輯包含14首歌和17支MV,售價15.99美元,貨真價實,分量十足,即便顛覆了傳統唱片發行方式——用Facebook宣佈消息,然後通過iTunes發行,依然成績驚人,且有望在美國當地時間本週三公佈的專輯排行榜上登上榜首。
讓全世界看/聽到了她腦海中的畫面
R&B、説唱、靈魂,女權、愛情、親情,童年家庭片段、海灘、驚悚,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作用讓《Beyonce》厚重而令人身臨其境。在她的強力對手Lady Gaga、凱蒂·佩芮(Katy Perry)、麥莉·賽勒斯(Miley Cyrus)今秋新專輯表現不佳的情況下,這張《Beyonce》雖不能説石破天驚,卻也是令人安慰的存在。
有趣的是,在專輯發行後的頭一週內,歌迷們只能全碟購買。單曲購買則要等到一週之後。如此,碧昂斯輕易打破了如今慣常的單曲先行的做法。如此打破常規地發行,碧昂斯的考量是:“我懷念從前聽音樂時身臨其境的體驗。曾經邁克爾·傑克遜的‘顫慄者’家族問世,這對我們來説是一個大事件。如今的人們只會用iPod聽歌,常常短短數秒一首歌就被跳過,完整的視聽體驗更無從談起。一切都關乎單曲,以及炒作。再有,如今的音樂、藝術、聽者時間的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於是我在想,我不需要任何人事先期待我的新專輯,我只希望它在成熟的時候直接從我這裡到達聽者。”
碧昂斯説:“當我沉浸在某樣事物之中時,我的眼前會立即出現一幅或者一系列的畫面。對我來説,畫面與情感、情緒密不可分。童年回憶、生活感悟、我的幻想和夢想,這些都和音樂有關。這些促使我做這樣一張影像專輯。我希望人們能夠聽到我腦海裏的故事。”
專輯發行的24小時內,碧昂斯成功讓全世界的人都聽、看到了她的內心世界。
在專輯亮相後的三小時限定發售時間內,官方數字顯示iTunes已賣出80000張。2011年7月,碧昂斯的上一張錄音室專輯《4》賣出了310000張。不同的是,上一次這個成績來自於前期的媒體推廣和一整個星期的銷售。而如今,碧昂斯在完全摒棄傳統宣傳渠道的情況下只是輕描淡寫地在自己的Facebook上宣告了新專輯的發行,然後挂上iTunes,就得此非凡成績,不僅因為她是碧昂斯,也顯示了如今社交媒體的強大威力。
劍走偏鋒,《Beyonce》的成績卻相當出色。根據《公告牌》的預測,等到美國當地時間12月18日《公告牌》公佈專輯前十名榜單時,該專輯很可能榮登第一名寶座。
利用社交媒體把資訊直接送達粉絲
這張專輯是怎樣保密的?在11月的感恩節,碧昂斯還在錄人聲部分。正式發行的日期直到發行前一週左右才確定,而專輯的最後成型也不過在11月下旬。
當其他歌手們通常迫不及待公佈新單曲的時候,碧昂斯和她的團隊選擇用代號防止消息洩露。發行的前一週,在哥倫比亞、Parkwood(碧昂斯的經紀公司)以及iTunes的最後會議上,他們仍然使用“Lily”的代號來代指專輯。12月12日,一場會議向員工們和製作人們宣佈了新專輯的存在。
事實上,在碧昂斯之前,已有音樂家做過此類嘗試。比方今年1月冷不丁發佈新專輯《The Next Day》的老將大衛·鮑伊(David Bowie),或者“血色情書”(My Bloody Valentine)通過他們自己的網站發佈的新專輯《mbv》。即便毫無徵兆且不加宣傳地發新專輯被視為“反市場”的行為,他們畢竟都獲得了成功。
作為擁有強大粉絲群體的音樂家,他們繞過中間渠道,利用社交媒體把資訊直接送達粉絲。這對公關公司來説固然是個壞消息,對供需雙方來説卻不失為一個好消息。在社交媒體這種有力而沉默的中間方的幫助下,即便是獨立藝術家也有能力發行唱片,賺的錢反而可能比有中間商的時候更多。缺點呢?少了等單曲,等主打歌,等發佈日期的快樂。
媒體評介
早報記者 錢戀水 編譯
《公告牌》:《Drunk In Love》是一首潛在的衝榜好歌,《Haunted》的音樂錄影帶令人毛骨悚然,光是這首歌和它的MTV就值得碧昂斯作此嘗試。除去有力的影響,《Haunted》本身亦可算是碧昂斯本人最佳單曲之一,它顯示了她如何選擇打理自己事業的態度。
《今日美國》:這應是碧昂斯最私人的一張專輯。在這張專輯裏,碧昂斯不再是一個衣著暴露而冷酷的流行歌手,而是一個面帶微笑而放鬆的母親。沐浴在柔光中,加上與女兒Blue Ivy在一起的場景,讓某些歌和音樂錄影帶與專輯中的另一些硬朗的歌對比明顯。
《紐約每日新聞》:專輯裏的某些片段讓人恍若聽到上世紀80年代早期的菲兒·柯林斯(Phil Collins)。這些情緒讓人想起恍惚音樂的溫暖和神秘,並不由自主地籠罩在回聲中。最後一首單曲《Blue》讓人不用回想起馬文·蓋伊(Marvin Gaye)的聲音就能品出古早的亢奮滋味。
《紐約時報》:這張專輯潮濕而時尚,充滿挑逗而撩人的人聲。然而這濕漉漉的人聲又總是時不時變成脆弱而富有同情心的女性主義聲音。簡而言之,碧昂斯完美無瑕。
《衛報》:這張專輯真正的經典並非來自發行方式,而是奢侈又豪華的視聽雙重形式。碧昂斯的音樂讓人想起M.I.A的《Yonce》和蕾哈娜(Rihanna)的《Mine》。她的聲音涵蓋了保守的説唱,無言的狂喜,以及不費吹灰之力的進攻。
《每日電訊報》:碧昂斯的這張專輯性感而聰明,剝去現代感之後,她音樂裏的角色依然豐盛燦爛,更何況視覺上的機智與招搖為之增色不少。這張專輯結構上的不足與其説是失敗,不如説是一種策略。當合唱團在畫面中出現的時候,無論是聽者還是歌者本人都得以退居一隅放鬆下來,享受這個安排好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