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中華老唱片即將展出 百年好聲音重見天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9 08:54:24 |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許多音樂界人士和樂迷都知道,中唱上海公司收藏著從上個世紀初以來錄製的大量唱片模版。只是,這些珍貴的錄音資料數量浩瀚,平時深藏不露,究竟有些什麼內容,卻難以一見廬山真面目。不過,記者近日獲悉,中國唱片總公司啟動的“中華老唱片保護工程”,已被列為“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重點項目,中唱上海公司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調查、挖掘和分類,已整理出了一大批寶貴的聲音和文字檔案,近日將陸續“重見天日”。

海量珍藏

上世紀初至今生産金屬模版約10萬面,三分之二錄製于1949年以前

中唱上海公司版庫內,一排排林立的鐵櫃讓人感到有點“神秘”。鐵櫃裏,鍍金、鍍銀、鍍鎳的唱片模版,記錄著遙遠年代真實的聲音。記者近日走訪于靜謐的廊道內,似乎聽聞到了早已逝去的歲月裏傳來的回聲。這個版庫歷經時代動蕩,至今卻還保存著上世紀初至今以來生産的金屬模版約10萬面,三分之二以上錄製于 1949年以前,其中包括聶耳親自演唱的《打磚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聲音實況、京劇四大名旦在杜月笙壽宴上演唱的《霸王別姬》等等極為珍貴的錄音……,還有數萬首上海老歌、早已失傳的各地地方戲曲。中國的第一張唱片是1904年在滬錄製的京劇老生孫菊仙《捉放曹》等唱段,隨著中國唱片工業的興起和電臺播放的需要,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重量級藝術家,都在上海通過錄製唱片,把自己的演唱送到千家萬戶。可以説,這個版庫的模版,記錄著100多年來的“中國好聲音”。

珍貴文檔

梅蘭芳、黎錦暉、周璇、白虹、趙元任等人的親筆信函、簽名文件

早期唱片用模擬方式將聲音信號用注塑方式記錄于膠木唱片,這些用鍍金、鍍銀保存的金屬模版,就是生産膠木唱片的“母盤”。正因為記錄了每個時期的“好聲音”,老唱片不僅有文化藝術的傳承意義,還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重要見證,是反映國家文化發展軌跡的寶貴資源。記者了解到,在整理唱片模版的同時,工作人員還發現了大量名人信件、批文、合同、契約、名冊、版稅分配等文字檔案,以及許多目前已經失傳的地方戲曲錄音資料。記者僅掃視了一下部分已經錄入電腦的檔案目錄,就發現有梅蘭芳、黎錦暉、周璇、白虹、趙元任等的親筆信函、簽名文件。

重生有日

所有唱片一面面清洗、維護、翻錄,首批錄音模版本週五展出

記者在版庫的工作室內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將一面面唱片模版進行清洗、轉錄。經歷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保存,這些模版不同程度地出現銹跡、變形。經過矯正和超聲波電解清洗後,一身清爽的模版被放在特殊的電唱機上,抽取出來的“好聲音”,分為兩種格式轉錄為數字化高保真聲音。文字檔案也已被分類整理後,分別製成一目了然的目錄。

中唱上海公司吳為慶總經理説:“物理意義上的整理之後,還要進行史料考證、分類研究……” 本月12日舉行的第21屆SIAV影音展上,中唱上海公司將展出《義勇軍進行曲》首次錄音、上海工部局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前身)演奏的黃自《都市幻想曲》、周小燕教授的演唱等錄音模版及梅蘭芳、馬連良等部分文件資料、老唱片歌譜原件等,這家國家唱片機構開設的“卓音網”也即將上線。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