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電商數字音樂付費下載上線 尋找音樂記憶體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04 09:12:51 | 文章來源: 精品購物指南

音樂將推免費收費雙重運營模式

音樂將推免費收費雙重運營模式

王錚説自己高中時就希望有面書櫃墻,上面擺滿黑膠唱片和書,現在夢想成真了。

王錚説自己高中時就希望有面書櫃墻,上面擺滿黑膠唱片和書,現在夢想成真了。

王錚的心愛黑膠唱片

王錚的心愛黑膠唱片

羅大佑毫無疑問是小強最愛的音樂人,而林子祥則是他認為香港樂壇最會唱歌的人。

羅大佑毫無疑問是小強最愛的音樂人,而林子祥則是他認為香港樂壇最會唱歌的人。

撰文、採訪/郭越、侯佳婧、李婧嶠攝影/郭越、李婧嶠、Kyo、李昊、受訪者提供

熙熙攘攘很久的音樂下載收費傳言,近期又有了新動向。打破僵局的仍是風口浪尖上的電商數字音樂日前正式上線,只要付出傳統CD唱片的1/3甚至1/10的價格,即1.99~19.9元,便可以下載一張專輯。據説音樂網站也將從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推行免費+收費雙重運營新模式,重新回到了花錢買歌聽的時代,但音樂記憶的載體卻看不見也摸不著,你會重新拾起當年的感動嗎?

記憶讓音樂直通無礙

《哈利·波特》中出現了一種厄裏斯魔鏡,每個人照出的東西各不相同,明晃晃的鏡子裏映照出的是你潛藏在心底的慾望而非本人影像,就像聽一首歌,你愛它、迷戀它,願意為擁有它而付出昂貴的代價,只不過因為彼時彼刻,它撫摩了你的傷痛之心,照出了你的潛意識,説出了你的心裏話。

在當代藝術中有一種方式是“普通物品的轉化”,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記憶變得懷舊,加之物品不再生産而稀缺,舊物於是彌足珍貴。所以同樣是隸屬於聽覺系統,但載體的不同使得聽覺發生了幻聽,時間被拉回來了。黑膠如吞噬記憶的黑洞,磁帶像無法消磁的舊日時光,CD如伴行漸遠的故人。

而各種數據終端正是人類異化的表現,這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我們擁有的載體超越了摯愛歌曲的數量,並且它們在不斷被拋棄和期待升級。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是更順暢了,而是更雜亂無章,處於超連結的漂浮狀態。孤獨與冷漠是前所未有的存在,在冷冰冰的介質中包裏起來。進化之途變為異化之途,人認不出自己的本來面目,以為工業的、物質的那個我是自己,以為數字的、虛擬的那個我是自己,它們當然是,但不全是。有些歌者能唱出這些,有些既便唱出這些聽者也接收不到背後的信號。所以你敢説,哪一種載體後面的情感究竟是炙熱的岩漿,還是它凝結後的冰冷灰炭?

在網際網路興起的初期,環球音樂就在美國為單曲的MP3版本定下了99美分的價格,而現在在蘋果手機上下載一首正版歌曲的價格依然是6元人民幣。音樂下載收費是一種世界潮流和趨勢,保護本土創作人的創作利益反倒在其次,重要的是一種意識,這種意識將有效地改變音樂土壤的板結,使音樂的進化之途成為可能。現在下載收費雖然沒有時間表,但是能感受到內在的這種呼聲。音樂人專注于音樂本身更重要,其他的則交給社會去流變。音樂的未來在於進化還是異化?異化則人魔亂舞,諸神遠遁;進化則人神合一,天堂不遠。不要拘泥于形式,關鍵是發心。發心是宇宙意識的源頭,而音樂是直通無礙的。

尋找音樂記憶體

不同年代的人對音樂的記憶是不一樣的。黑膠唱片作為最主流的聲音和音樂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1963年盒式磁帶被發明,1984年,CD開始了它的光輝生涯,當然,中間還有風靡一時的無線電……直到今天,音樂既可做無國界的寬廣飛行,又能隨時被隱匿在一個小小的數據終端裏——那麼易得,卻再難尋最初帶給我們的感動。你有過怎樣的音樂記憶體?現在,它還陪在你身邊嗎?

標簽:LP long play黑膠

王錚有一面黑膠墻是件多酷的事

簡介:王錚,30歲,收藏黑膠7年,在黑膠圈裏被大家公認為有“許多尖貨”的人。喜歡歐美文化,性格獨立。

王錚是一個收藏唱片的朋友力薦的“黑膠迷”,用朋友的話説,王錚那裏“有的是尖貨,至少1000多張”。他家裏有一面書櫃墻,上面整齊擺滿了黑膠唱片、CD、卡帶還有書。他坐在沙發上看著自己的“戰利品”,得意地説:這就是我夢想中的生活。

剛上初中的時候王錚就開始狂買卡帶,那時他是被搖滾樂深深影響的少年,通過同學介紹,通過雜誌推薦,還有聽廣播節目,他自己的一套音樂理念逐漸成形。“那時獲取資訊的渠道不多,有一本《音樂天堂》,那裏面總推薦一些好音樂。聽廣播最喜歡聽張有待的節目,這麼多年過去了,只要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我在車上,還會聽他的節目。他推薦的不論是搖滾、爵士還是電子樂,都是那種不為打榜而寫的好歌。”那時為了買卡帶,他把每天的飯錢省下來,整個初、高中都是這樣過來的,直到有一天母親為他收拾屋子,打開抽屜發現成堆的卡帶。王錚不以為然,倒覺得在同學們聽周華健的時候自己已經在大量聽西方音樂了,這是很酷的事。

從2006年起,王錚開始接觸黑膠,説起買黑膠的經歷還頗有趣。那時北京有個專門從廣州進購唱片的商人,每個週末在五道口一帶賣唱片。唱片中有CD,也有黑膠,不過這兩個隊伍的購買者人數卻形成鮮明對比。“你見過上午銀行門口排隊的老頭老太太嗎?我們當時就那種陣勢,好幾十人排隊買CD,但黑膠那邊人就少多了。我當時覺得自己擠不過他們,就索性去人少的隊伍了。”那兩年是王錚買黑膠最瘋狂的兩年,他絕大部分黑膠都是那時買的。每個週末去排隊買唱片成了他的習慣。通常週末下午3點商人出現,而唱片迷們1點就到了。“互相聊天,聊聊最近都聽了什麼,這跟買張好唱片一樣高興。”

因為買了大量的CD和黑膠,王錚幾乎很少去音樂網站下載歌,“除非坐飛機無聊聽MP3,才在上飛機前存兩首歌。”聽慣了從唱片機傳出的聲音,對聽覺效果的要求就高。相比于CD,王錚更喜歡聽黑膠,“黑膠唱片是通過機器唱針摩擦唱片而出來的聲音,那是一種物理髮聲,聽上去要更真實、更現場。而CD唱片是數字模擬發聲,感覺差一些。”而且把黑膠唱片拿在手裏,跟CD的質感完全不同,重量稍沉,封面更華麗、誇張,厚重的包裝讓它看上去更像是個藝術品。有一段時間王錚沒買唱片機的時候,也瘋狂地買黑膠。“它就是個藝術品,很值得收藏。”

王錚每天早上都有固定的時間聽黑膠,唱片買的多了,選擇也就成了問題,“常常是站在書櫃前半天不知道選哪個。”為了擺放這些黑膠唱片,他和太太在書櫃的選擇上頗費腦筋,逛了好久才買了套面積大、格子又足夠深的書櫃。因為黑膠唱片邊框比較長,普通書櫃裝不下。而買了書櫃後王錚也做了加固工作,“因為唱片太沉,木頭承受不了就被壓塌了。”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拿刷子刷刷唱片表面,保持清潔。朋友來到家裏看到整墻的唱片愛不釋手,每張都想拿走聽聽,這也是他的得意時刻。

TIPS

老樂迷看音樂收費下載

“肯定是好事,這等於給了歌手、唱片公司一個契機。現在專心做音樂的人太少了,應該給這個市場一個重新繁榮的機會。高曉松曾經對這個話題做過評價,大概意思就是,有人為了看紙質書的質感、聞書香味而拒絕電子書,但很少有人為了聽有質感的音樂而買唱片,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問題。我還是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好好通過唱片機聽音樂。”

Nirvana:這個樂隊基本上是我的音樂啟蒙。小時候會看那本《燦爛涅槃》,那時覺得他們太有個性了,後來聽多了覺得更多的還是帶給人精神信仰方面的東西吧,很有力量。

Can樂隊:對我影響很大,基本上我是從他們開始接觸KrautRock的。當初聽他們的歌也挺偶然的,因為他們唱片封面很好看,吸引我買下來,回家聽還不錯。他們的歌很怪,採用很多實驗搖滾的元素,比較難理解吧,但聽次數多了感覺還不錯。

《Kraftwerk》同名專輯,這是張上世紀70年代的唱片,Kraftwerk樂隊也是德國實驗音樂團體的代表,在電子樂上很有影響。

從1995年開始買卡帶,到後來買CD,再到買黑膠,身邊的朋友説我生活裏80%的內容都和唱片有關。我聽這些音樂的時候性格也發生改變,比如我嚮往自由,有獨立的想法。高中的時候我在唱片方面的花銷就有十幾萬,這也要感謝父母對我的支援,同時也交了許多朋友,值了。

羅大佑毫無疑問是小強最愛的音樂人,而林子祥則是他認為香港樂壇最會唱歌的人。

崔健的《一無所有》是一個時代的人文印記。

標簽:TAPE 盒式磁帶

小強好的音樂不會老

簡介:@強叔就是歐萊雅,豆瓣小組“小強音樂堂”組長,圈內人稱“強哥”,收藏舊磁帶超過2000盒,是各類音樂懷舊節目的常客。

採訪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已經不得不一再躲避咖啡館裏其他顧客好奇的目光。鋪散在桌面的老磁帶僅佔小強藏品的百分之一,但那斑駁封面上的明星面孔依舊像當年他們風光鼎盛時一樣吸引著所有人的注目,許冠傑、羅大佑、林子祥、張國榮、劉歡、涅槃樂隊Nirvana……還有我們今天稱之為影視原聲的磁帶:《戲説乾隆》《新白娘子傳奇》《包青天》等等等等。很難想像,記憶可以這麼容易被收納到一方小小的盒子裏,而且還不那麼容易再被聽到——也很少有人家中還有walkman、俗稱“隨身聽”這種東西了吧,它既不如留聲機高貴老派,又不及CD機還算個家用電器;即使有,即使你能像小強一樣頑固地帶著它出門,當聽到老歌以最熟悉的方式響起時,最初的懵懂時光已如流沙逝于指間,再也不在了。

和所有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度過少年時光的人一樣,磁帶是小強最初接觸音樂的源頭。“當時家裏只有一台類似‘燕舞’那樣的雙卡收錄機,又大又笨,但對於我來説真是視若珍寶。”一盤磁帶的價格通常是10元左右,對於初中生的小強來説價格顯然不菲,餓肚子攢午飯錢,沒皮沒臉地跟姐姐姑姑要零花錢,一個星期,兩個星期,當終於可以把一盤天天都去音像店看一眼的磁帶捧回家,那種得之不易的感覺至今難忘。“從A1到B5,平均每首歌4分鐘,一首歌一塊錢,可能這一塊錢是兩天的午飯,那一塊錢是姑姑的疼惜,再一塊錢是好同學之間互相借來借去的情意,很多很多記憶都在裏面。到高中畢業的時候,我送出了很多磁帶,因為知道就此各奔東西,很可能再也無法見面。磁帶代表了我最珍貴的感情。”

隨著電子音樂文件的出現,音樂似乎成了空氣一樣自然易得的東西。“聽一耳朵”成了大家接受音樂時的常態。而對音樂品質有要求的小強,有幸通過音樂論壇認識了一群真正愛好音樂的人。“我們的職業有賣保險的,有大學老師,最多的是各個城市的音樂電臺主持人。”大家在網路上各抒己見,私下裏也常相聚分享心得,看演唱會亦成了生活必要的節奏。“我選演唱會的要求很嚴,很多時候都是圈裏朋友請看的。”剛開始進入這個圈裏的時候,大家還叫他小強,後來是“強哥”,“現在叫爺的都有,哈哈。”他開玩笑地説,時間走得快,可在音樂的世界裏,沒人會老。

TIPS

老樂迷看音樂收費下載

“我認為所謂高品質的付費音樂下載,到192K(比特率單位,數字越大壓縮損失越少,音質越好)是官方提供的極限,但對於我們來説,這真是開玩笑呢,320K都是垃圾,不是無損的我都不會聽。好的音樂是不可能複製的。”

羅大佑

當時是我姐姐拿來《未來的主人翁》的那盤磁帶,聽羅大佑唱“飄來飄去,飄來飄去”,不知道為什麼就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現在再看裏面的歌詞,説“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遊戲污染的天空,我們不要被你們的發明變成電腦兒童,有一天孩子們會告訴他們後代你們要守規矩,格言像玩具風箏在風裏飄來飄去”,才明白羅大佑當年是多牛逼。80年代的他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現狀,而當時的我似乎也能明白他説的主人翁究竟是誰。

羅大佑《青春舞曲演唱會》

1998年,當時還是一盤專輯10塊錢的時候,我用了100塊一盤的價格買了這張專輯。那是華語樂壇有史以來第一個現場音樂會的演唱合輯,是他1982~1985年在台灣做巡迴演唱會時現場的精華。

八里莊西裏早市

時間:每週四

地址:北京慈雲寺橋往東過第一個紅綠燈路邊衚同

淘老磁帶的地兒,都是收廢品的論斤買回來的,在這兒兩塊錢一盒,什麼水準都有,關鍵看你眼光。

陶街

地址:廣州越秀區解放中路421-459號(近中山六路)

這邊有一個電子市場,賣二手貨的,也有很多港臺版的磁帶、CD和黑膠。在圈裏非常有名。

可根據品相來看,首先要有“原版引進”字樣,印刷字體都有規矩的;其次看引進商,飛碟唱片出品的,引進商一般是上海音像,滾石的、美卡的就是上海聲像;再看內頁,如果是寶麗金做的專輯,內頁不會有折頁,一定是按他們規定的字體和方向印刷。只有一兩個折頁是飛碟或香港華星的風格,滾石的就是一個長的拉開的歌詞單,或大折頁,或一個小歌本。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