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六十歲仍不老 《NME》意氣風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08 14:01:54 | 文章來源: 網易娛樂專稿 文/趙南坊

 英國音樂雜誌《NME》六十週年獻禮特刊。

英國音樂雜誌《NME》六十週年獻禮特刊。

英國音樂雜誌《NME》六十週年獻禮特刊,八款封面集齊英美兩地老中青三代搖星。大腕們就是剛拿完奧斯卡的影帝,造型別致,神清氣傲。1952年創刊至今,《NME》致力於搖滾明星偶像化,60年努力日月可鑒,大壽特刊封面陣容堪比“復仇者聯盟”,他們才是真正的婦聯,《NME》造勢下大叔們成為叱吒英雄,擁有鐵粉無數。

音樂圈的《太陽報》,雜誌行的《TMZ》,英國老牌週刊經營著專業人士不齒,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事業——音樂八卦。專業指導不是主攻,八卦周邊才是重頭,雜誌網站上有直接證據,最具技術含量的專輯評論躺在了頁面最下端。英國音樂雜誌市場飽和,97年的《UNCUT》、93年的《MOJO》、86年的《Q》都是專業高端的月刊,相比,《NME》則一直為成為廁所讀物而奮鬥。自1998年開始,尺寸瘦身,不再是報紙版,改為小開雜誌版,更易攜帶,簡直就是居家必備。

一本雜誌和它所倡導的價值觀,特立獨行的《NME》傳達著,音樂就是用來消費的。專輯、現場、藝人都在消費之列,用一顆八卦的心來解讀所有嚴肅話題。只有八卦才能救音樂,因為富有娛樂精神,所以六十歲仍不Out。

娛樂最經典的産物是NME大獎。頒獎也可以很歡樂,八卦大獎既有正統的“最佳專輯”和“最佳單曲”,也有很娛樂的“年度英雄”和“年度狗熊”。專業惡搞齊上,娛樂指數百分百,大獎最娛樂的那座中指獎盃儼然已成明星們心水的玩具,“格萊美”的留聲機,“全英音樂獎”的小人模,在中指面前弱暴了。娛樂不是胡來,NME大獎惡搞之餘同重視記錄搖滾發展,90年代Britpop,新千年的車庫復古,“浪子樂隊”(The Libertines)重現搖滾紙醉金迷,“北極猴子”(Arctic Monkeys)晉陞新派國寶,每一段傳奇旁都守著一座中指獎盃。《NME》喜歡見證和造勢,Britpop鼎盛期,他們即是憑藉超強八卦功底,成功塑造“綠洲”(Oasis)PK“污點”(Blur)的世紀冤仇。兩隊年輕氣盛的新人,一家善編善導的雜誌,成功合作英搖史上最成功的狗血劇,“拿什麼來整死你我的敵人”。《NME》得力導演下,國産大片成功抵禦住“涅磐”(Nirvana)領銜的Grunge潮入侵。雜誌煽風點火的功效彼時得到完美體現,多年後,主演們憶往昔,直感嘆,只怪當時太入戲。

娛樂最年輕的産物是網站。報紙、雜誌、網站,《NME》的60年經歷媒體三次淬火,改變馬甲只為良好的用戶體驗,對於新時代樂迷,報紙是用來墊桌子的,雜誌只有如廁時才想起來,網路才是永不離手的優樂美。《NME》終極目標就是當樂迷們眼中的優樂美,充分利用網路十分見效。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路的互動給予雜誌巨大動力,發佈樂聞消息,組織知識問答問卷,甚至將用戶評論作為新聞頭條,此舉深得UGC(即用戶生成內容)要義,最近一次UGC的頭條是LMFAO解散後歌迷們的犀利吐槽。講求用戶體驗的時代,《NME》的網路布陣為雜誌培養擁躉無數,網站每月7百萬訪問量,60歲大爺也可以集眾愛于一身。唱片工業跟音樂雜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是網路,唱片銷量因網路而狂跌,雜誌發行量同樣未能倖免。曾經周發行十萬級,如今縮水到兩萬,《NME》和它八卦的歌手們一樣,眼睜著飯碗被砸。索性,雜誌主動示好網路,《NME》成功的秘訣很簡單,把別人抱怨網路的時間用在刷網頁上。

《NME》的60年,于專業是見證搖滾興衰,于八卦最大功績在塑造偶像,今次大壽特刊又名,“教你讀叔”,裏面躺著若干極品大叔。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