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電影《四重人格》無理想無法代表當今摩斯文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30 08:56:36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四重人格》(Quadrophenia)電影海報。其中,左四為參演該影片的歌手斯汀,右四為出演吉米一角的菲爾·丹尼爾斯

《四重人格》(Quadrophenia)電影海報。其中,左四為參演該影片的歌手斯汀,右四為出演吉米一角的菲爾·丹尼爾斯

1979年,由“誰人樂隊”(The Who,1960年代搖滾樂群雄並起時代,除“甲殼蟲”和“滾石”樂隊之外最具影響力的樂隊)監製,弗蘭克·羅丹(Franc Roddam,英國著名導演,主要作品為《四重人格》、《埃及艷后》、《白鯨》等)導演的一部電影《四重人格》(Quadrophenia)在英國布萊頓郡拍攝。隨著這部講述1960年代英國勞工階層年輕人真實生活的影片的上映,1970年代末沉寂已久的青年亞文化始祖——摩斯文化(Mods,源起于英國1960年代,最早期的Mods,是勞工階級的下一代,年紀輕輕就出外打工賺錢,有自己的穿衣風格、熱愛改造機車,並迅速成為一種青少年亞文化。)再次得到復興。當地時間8月28日,這部影片藍光版和DVD版在美國正式發行。

紐約計程車司機:“我看了不下200遍”

儘管早在影片上映前,布萊頓郡就因佈滿鵝卵石的海灘聞名已久,羅丹的這部根據“誰人”的一張代表摩斯文化經典的搖滾音樂劇唱片《四重人格》改編的同名影片,因影片中的一場1964年摩斯族大戰他們的死敵Rocker族(Rockers, 其特徵為穿著皮衣皮褲,戴著鐵鏈騎乘重型機車,成為摩斯族的死對頭,但並無見解上的本質不同)的戲,已然成為布萊頓吸引遊客的另一大原因。直到如今,新摩斯族依然源源不斷地來到這裡,把布萊頓當成摩斯文化的聖地。

電影上映之後,導演羅丹曾因觀影現場場面火爆而提前退場。他在早年的一次電話採訪中回憶:“突然,黑暗中有個彪形大漢向我走過來。當時我很緊張,但出人意料的是,這個男人跟我説:‘你拯救了我的生活。’”

《四重人格》其實不是一部驚天動地,或能夠“拯救”誰的影片。全片講述的不過是一個瘦得皮包骨頭的、來自倫敦西區的小青年,試圖尋找他心中的布魯斯音樂,一路來到布萊頓的海邊,捲入了幾場只能登上小報的集體鬥毆的經歷。正如羅丹自己所説,這幫摩斯族並不熱衷什麼社會革命,他們只不過因為被生活束縛、熱血無處灑,只得為無聊無意義的人生作出反叛的姿態,卻構想不出任何一個更令人滿意的社會。

然而這部沒有大時代、沒有理想、沒有愛情、沒有兄弟情的青春影片,卻成功撫慰了無數青年躁動又虛弱的心。在這之後,在午夜文化場所的播放,家庭錄影帶的銷售以及電視上的頻頻播放,讓《四重人格》的生命力無限延長,並成為罕見的能夠在幾十年後仍被奉為經典的青年亞文化電影。羅丹説:“當我在紐約的時候,我遇到一個計程車司機對我説,他看了這部電影不下200遍。”

“影片是反映英國當時社會潮流的延續”

影片準確地抓住了摩斯潮初起時候的社會形態。當時這批1940年代出生的青年在承受與父母的代溝、戰後的不安以及英國郊區生活的貧乏之後,極度渴望彰顯自我,卻找不到打破階級壁壘,追求自由和尊嚴的方式。於是只能通過追求改裝過的超炫機車、西服、美軍外套、超緊身牛仔褲、沙漠靴等外在符號,以及與眾不同的音樂品味,來對抗對社會和生活的不滿。這股浪潮最終催生了融合布魯斯搖滾和現代爵士樂的一批樂團,包括後來成為傳奇的滾石(Rolling Stones)、誰人和奇想(The Kinks)等超級樂隊。彼特·湯森(Pete Townshend,誰人樂隊的吉他手兼主創)説:“這部影片是這股反映英國當時社會潮流的一個延續。”

作為青年亞文化的始祖,摩斯族對後世影響深遠。比如1980年代南加州融合新浪潮和ska(1950年代中期美國節奏布魯斯和牙買加民間音樂的結合)的無疑樂隊(No Doubt),1990年代引領英式搖滾風潮的藝術家和設計師等。設計師約翰·瓦維托斯(John Vartatos,曾獲得CFDA最佳男裝設計師大獎,創立同名男裝品牌)亦設計了一組以當年摩斯時尚為樣本的服裝。他説:“看當年摩斯族的照片常會有混淆時間之感。這些照片可能是2012年拍的,也有可能是1965年。人們總會偏愛能夠經受時光考驗的東西,無論是時尚、音樂,還是電影。”

正如誰人樂隊的貝司手約翰·恩特維斯托(John Entwistle)在《我的時代》(My Generation)中預言的一樣,“摩斯族正在捲土重來”。

就連摩斯文化最佳代言人“誰人樂隊”都寶刀不老,“倖存”的樂隊成員(1978年9月樂隊鼓手凱斯·莫恩死於藥物攝入過量)近日宣佈將攜《四重人格》踏上自1997年以來首次巡演之路。

“影片開拍之前連劇本都沒有。”羅丹回憶,“我一邊在寫劇本一邊在拍。”拍片之前,羅丹和作為影片監製的“誰人樂隊”的成員們均有接觸。他記得鼓手凱斯·莫恩曾説:“我有一個很棒的主意,不如我們一起來導演這部片子?”羅丹是這樣回答的:“我也有個好主意,不如你讓我在你們的下一張專輯裏擔任鼓手?”

當時,“性手槍”樂隊的主唱約翰尼·羅頓(Johnny Rotten)被列入扮演影片中困惑又絕望的摩斯族首領吉米的候選人短名單。然而當羅頓和羅丹、湯森醉醺醺地長談一夜後,湯森發現他“出人意料地聰明,説話直擊要害,風趣又嘲諷,讓他呆板地按照劇本表演恐怕會浪費他的天賦”,遂作罷。

最終,曾出演全部由未成年人表演的黑幫音樂電影《龍蛇小霸王》(Bugsy Malone)的菲爾·丹尼爾斯(Phil Daniels)出演了吉米這個角色。他長長的鼻子、巨大的耳朵和蒼白消瘦的身形讓他極易被塑造成一個浪漫主義英雄。羅丹説:“我想當時的人們一定會期待一個富有魅力的領袖。他們在尋找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 1970年代舞王,1990年代因飾演《低俗小説》中黑幫殺手一角一躍成為票房巨星),於是我給了他們菲爾·丹尼爾斯。”

所有的演員都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摩斯學校”集訓。參演該影片的著名歌手斯汀(Sting)説:“我們和一批真正來自倫敦的摩斯族出沒在他們的地盤,一起喝酒,學他們獨特的舞步。他們是真正的摩斯族,連衣著都和1960年代最早的摩斯族一樣。”

“電影激動人心,但無法代表2012年的摩斯文化”

曾經有人認為,《四重人格》的影響力太過巨大,以至於制約了摩斯族其後的發展。誠然,影片的確制約了主演丹尼爾斯的銀幕形象,以致53歲的他在公眾眼中仍然是那個“摩斯族吉米”。儘管曾在肥皂劇《東倫敦人》(East Enders)中出演了一個受人歡迎的角色,他依然背負作為吉米所帶來的“英國國寶”的沉重包袱。他説:“我曾經很為這部電影驕傲,但是它確實把我堵在了某個地方,遲遲無法突破。有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受夠了,但是就像那句諺語説的,如果你無法打敗它們,就只能選擇享受。”

此外,亦有人擔心這部備受推崇的影片和摩斯族精神本身相違背。最受摩斯族歡迎的網站Modculture的創立者大衛·沃克(David Walker)説:“這部1979年的影片的確是摩斯文化的復興者,它的魅力把很多人拉進了這個文化圈。但與此同時,如果有人今天看了這部電影,然後慕名前往布萊頓希望看到海灘上的聚眾,他們將會失望而歸。他們可能只會看見一些友好的人花大量的錢去買那些摩斯族的行頭。這是一部激動人心的電影,但這恐怕已無法代表2012年的摩斯文化。”

在最近重看了一遍修復版的影片之後,湯森説:“影片讓每個希望成為吉米的人,或者成為在那個令人驚奇的年代失去靈魂的年輕人中一員的人得以美夢成真。在那個時代,青年文化成就的潮流是好萊塢文化無法比擬和復刻的。《四重人格》恐怕是第一部把這些瘋狂無助的小屁孩當真正的英雄對待的影片,儘管也許他們並不是真的英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