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糖蒜小組恢復八十年代歌舞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05 08:41:21 | 文章來源: 北京晚報

糖蒜小組恢復八十年代歌舞廳

糖蒜小組恢復八十年代歌舞廳

糖蒜小組成員,左一為Demone,左二為單小帆,左四為陳沂。

糖蒜小組成員,左一為Demone,左二為單小帆,左四為陳沂。

沒有哪一個城市像北京有那麼多閒人,而這些閒人最大的事情就是玩,於是,玩著玩著就玩出了點門道兒。糖蒜小組就是一個例子,他們的工作與營利無關,純與興趣有關,糖蒜有自己的廣播,每天製作一小時節目,主要的播放平臺是蘋果。儘管已經累積了190萬的下載量,但仍然是自娛自樂的小廣播。此外,糖蒜在圈裏最出名的事就是他們複製了上世紀80年代的老式歌舞廳,這一懷舊歌舞廳派對已經舉辦了五次。

糖蒜一開始是一些文藝青年創辦的小文化公司,做活動,也做一些DJ。2009年,他們在一家名叫潞西的小西餐廳開始播放中文老歌,反應出奇的好。人們不斷地點歌讓他們播放,一些許久不聽的老歌讓大家又熟悉、親切,又有一種陌生感、新鮮感。於是,中文金曲成為糖蒜的保留節目。

2010年,他們又在“愚公移山”舉辦“破五”中文金曲派對,大家也很高興。不過,“愚公移山”的老闆狗子覺得只播放中文金曲,沒有環境感,應該有更好玩的創意。

糖蒜小組的主要成員單小帆、Demone、陳沂、張宇決定玩一次復古的概念,推出懷舊歌舞廳。不僅播放中文金曲,而且,還要佈置成當年的歌舞廳,用當年演出時的伴奏樂隊,請歌手客串成當年的歌廳歌手,總之,一切都要還原成當年的模樣。

歌舞廳是改革開放之後的産物,開始是音樂茶座,之後開始受廣東影響出現了歌舞廳。

上世紀90年代初,廣東是時尚的尺規,北京有許多流行潮流都與廣東有關,比如服裝,比如粵菜,再有就是廣東式的髮廊與歌舞廳。當時的明星也以操一口港腔兒、廣東腔兒為時尚。歌舞廳在廣州培養了內地最早的一批歌手與音樂人,北京當時有大量歌手,無論是院團的,還是“北漂”的,在歌舞廳唱歌是重要的收入來源。

當時,北京的歌手一晚上要去好幾個歌舞廳演唱,這就是跑場子,而廣東叫“炒更”。

據單小帆回憶,當年在歌舞廳當樂手收入不錯,一般的一天100元,好的一天300元,這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期,是很高的收入。

歌舞廳也是當年“鬥富”的場所,送花籃也是一塊很大的收入。顧客喜歡一個歌手,可以送他花籃。花籃只是假花,可以重復使用,送一次花籃往往100元。有時大哥們鬥起富來,幾十個幾十個的送,歌舞廳能拿一半,歌手、樂手拿一半。但是,蹦迪和卡拉OK、KTV最終結束了歌舞廳的時代。

2010年7月10日,也就是南非世界盃決賽前夜,“糖蒜”在“愚公移山”推出了第一次懷舊歌舞廳派對,名字叫“決戰前夜”,大概有300多人參加,儘管節目只有一個小時,但大家反應強烈,都覺得意猶未盡。“糖蒜”開始製作更大的懷舊歌舞廳派對。

在“糖蒜”中,單小帆年齡最大,他曾是鮑家街43號樂隊、竇唯樂隊的鼓手,也曾經在過去的歌舞廳幹過,對當年的狀況很了解。單小帆説,一切的製作就是怎麼怯怎麼來,怎麼土怎麼來,怎麼舊怎麼來,最主要的就是用誇張的手法,營造一種幽默與調侃的氣氛。

為了追求當年的環境,舞臺佈置得很土,有串燈,彩色紙帶,大紅字的歌舞廳招牌,迪斯可球燈。樂隊服裝是非常艷俗的,領口還有蝴蝶結。歌手的服裝都是一些二手舊服裝店贊助的,為了還原當年的狀態,還特別找了影視劇的專業化粧師,為他們化當年的濃粧。之後,又有一位大姐説,自己當年就是幹歌廳主持人的,於是,主持人也有了。

當懷舊歌舞廳再辦時,亮點或者説是笑點越來越多,比如,一批街舞青年穿著上世紀80年代霹靂舞時的服裝跳當年的霹靂舞。當演唱《新白娘子傳奇》時,一位男士身穿長衫,係白圍巾,打傘伴舞。單小帆説,當初最遺憾的是應該再找十一位軍旅歌手和民族唱法的歌手,那樣氣氛就更好了。

開始的懷舊歌舞廳只是一台表演節目,參加表演的人大多是朋友,有老歌手,比如陳勁、晨輝、小翁;也有演員,比如孫興、郭柯宇、齊溪;也有一些音樂人,比如黃少峰等。之後,懷舊歌舞廳又添加了點歌環節,每次推出30首老歌,觀眾可以登臺在現場樂隊的伴奏之下演唱老歌。這一環節非常受歡迎,這可以説是一個卡拉OK的升級版,因為卡拉OK裏沒有樂隊,而懷舊歌舞廳提供的是有樂隊伴奏的演唱。而且,每次懷舊歌舞廳都會在優酷、馬鈴薯等視頻網站播放,演唱者還可以下載留個紀念或與其他朋友分享。當時,“糖蒜”找到的樂隊叫“全都會”,什麼歌都行,於是,演出中演唱的就不止30首,最多的達到60首,而“糖蒜”自己組織的表演環節反而只佔四分之一的時間了。

點歌環節極大促進了現場的互動性,也吸引了大批觀眾。因為,一些報名演唱的觀眾會帶一批朋友來捧場,他們也很在意,把自己打扮得像明星一樣光鮮,或者是走幽默、搞笑的驚喜路線。而且,在參加演唱的人中真是藏龍臥虎,一些演唱者唱得非常棒,比如,有的是邁克爾·傑克遜歌迷會中模倣邁克爾·傑克遜比賽的華北地區冠軍。老歌手張薔還從其中找了一位參加她的演唱會。

為了更熱鬧,“糖蒜”推出的獎品也很有趣,都是像大方商場裏賣的那些舊生活用品,比如洗臉盆、暖壺。當時,他們想找一輛舊二人自行車,最終沒找著。“糖蒜”還想恢復當年街頭、特別是旅遊景點門口,在大冰塊上賣冷飲的風景,但是,現在一塊大冰已經要3000元了。

“糖蒜”的懷舊歌舞廳已辦了五次,每次都亮點、笑點不斷。單小帆説,這種懷舊歌舞廳,經歷過的老人很親切,而年輕人覺得很新鮮。“糖蒜”並不是要完全恢復當年的歌舞廳,因為,那其中也有一些低俗與烏煙瘴氣。單小帆説,我們可能更偏“小資”,更把它當做一個玩,而不是生意。

“糖蒜”今年仍將推出懷舊歌舞廳派對。他們認為,上世紀80年代中文老歌實在太多,曾經的金曲,不僅老人,年輕人也很喜歡。而懷舊歌舞廳這種形式,熱鬧又有互動性,參加過的人都很喜歡。更重要的是,這種派對可以成為一種很好的社交平臺,無論交友、婚戀,還是品牌推廣、公司年會,懷舊歌舞廳都很合適。儘管每次懷舊歌舞廳派對收入上只是持平,但“糖蒜”仍然很看好它的未來。他們認為,北京人在娛樂上已經開始變得活躍了,而以前更多的是被動的娛樂,現在,人們的主動性,讓現場出現的意外驚喜越來越多,也就是説現在的人越來越會玩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